原料气精制答辩要点.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成氨原料气精制工艺 指导老师:李永真 学生:贾方梁 王叶涛 徐乔红 时笑丹 王彦斌 Company Logo 第一章 绪论 氨的性质及用途. 氨具有强烈的毒性,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氨的分子式为NH3,在标准状态下为无色气体,比空气轻,具有刺激性气体,氨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产生15%~30%的氨水,氨水溶液显弱碱性。易挥发,氨易液化,在0.1MPA的压力下,将氨冷却至-33.5度,或在常温下加压到0.7~0.8mpa,氨就能冷凝成无色液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液氮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Company Logo 合成氨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之一,其提供的氢在工农业及日常生活中用途极其广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合成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首位。氨主要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在农业上应用广泛。氨还可以加工成硝酸,进而制造硝酸铵、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炸药,在国防工业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氨的工业地位 Company Logo 精制的重要性 合成氨原料气精制工序在工业生产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原料气中含有少量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些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对氨合成的催化剂有着相当大的毒害作用。故要求进入氢合成塔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痒化合物总量小于0.000001,氧含量过高也会使催化剂中毒,故要求氧气含量小于0.2%。同时会影响精制的运行。其次,原料气精制的经济性对合成氨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者精制工艺在进入合成工序之前,所以它将直接影响合成质量。 Company Logo 醇烃化工艺 铜氨液吸收工艺 液氮洗涤工艺 甲烷化工艺 醇烷化工艺 第二章 合成氨原料气精制工艺 1 2 3 4 5 Company Logo 铜氨液吸收工艺 早在1913年就开始应用,铜洗法以其工艺成熟,操作弹性大,长期在中小型合成氨厂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逐步淘汰这种落后的工艺。 工艺原理:合成氨脱碳原料气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极少量的氧气,经过压缩至10~13mpa压力后,进入铜液塔与温度在150度左右的铜氨液中的有效成分发生了化学吸收反应。 铜洗的流程由吸收和再生两部分组成。 脱碳后原料气经油分离器后送入铜洗塔底部。铜液与气体进行逆流接触吸收杂质气。氢氮混合气从塔顶出来,经分离器后送往压缩。铜液经减压送再生系统。再生的铜液,经过铜液过滤器出去杂质再利用。 Company Logo 铜洗工艺的不足 铜洗的不足 易发生事故 污染环境 物耗高 生产环境差,污染工序多. 生产工序繁杂 铜氨液需要不断补充 Company Logo 铜洗联产甲醇工艺流程 联产甲醇反应式: CO+2H2—CH3OH CO2+3H2—CH3OH+H2O 工艺流程: 油分 醇洗塔 醇分 循环机 水冷排 合成塔 CH3OH中间槽 稀醇去精馏 去铜洗 脱盐水 泵 Company Logo 液氮洗涤工艺 原理:该工艺是一种深冷分离法,是基于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这一特性进行的。一氧化碳具有比氮的沸点高以及能溶解于液态氮的特性,同时考虑到氮气是合成氨的直接原料之一,从而在工业上实现以液态氮洗涤微量一氧化碳的方法。用液氮洗涤时一氧化碳冷凝在液相中,而一部液氮蒸发到气相中。如果进入氮洗系统的气相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甲烷和氩,由于它们的沸点都比一氧化碳高。故在脱除一氧化碳的同时也将这些组分除去。 Company Logo 液氮洗涤工艺 优点: 工艺流程简单,易控制 干净脱除CO CH4 Ar 吨合成氨消耗原料气少 不足: 低温会使H2O CO2冷凝影响传热,阻塞管路 耐低温材料价格昂贵,设备投资大 Company Logo 甲烷化工艺 1、甲烷化 适用工艺:传统制氢装置或氨合成造气过程 特 点: ①原料中CO+CO2含量低于 0.3% ,0.7%以下 ②反应放热量少, ③反应器为单绝热床 目 的:保护后续氨合成或加氢催化剂 Company Logo 主要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 CO + 3H2 = CH4 + H2O + 2.06×105 J/mol CO2 + 4H2 = CH4 + 2H2O + 1.65×105 J/mol 副反应: CO + H2O = CO2 + H2 + 0.41×105 J/mol 2CO = C + CO2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