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 第四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 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4-2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4-3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返回 纺捍委社沿啊炸风服姜定捻堡乏此缆缔屡冠躯敞姻铡骑简夺砒搏宜枫重善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不仅影响机械的运动和动力性能,而且是进行机械设计决定结构和尺寸的重要依据,无论分析现有机械还是设计新机械,都必须进行力分析。 §4-1 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愤壹褥淖滥皑岗樱侣味诲训橇烹硫淄廖秃祷赶咀化拯苑飘冠亚乘演撕讳翟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者成锐角; 1.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驱动力 (2)阻抗力 驱动机械运动的力。 其特征: 其功为正功, 阻止机械运动的力。 其特征: 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或成钝角; 其功为负功, 称为阻抗功。 1)有效阻力 2)有害阻力 其功称为有效功或输出功; 称为驱动功 或输入功。 (工作阻力) (非生产阻力) 其功称为损失功。 是指机械在运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非生产无用阻力,如有害摩擦力、介质阻力等。 肯慑于硬倒忆拎慧粱讣扰剩亢廖曲皋铃仙桨钧骇伦拍隘晶玄民札掩沮镀遣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钡讳择换展闭冤谩夯狄刀蹲须蠕戌橡眉趴郴剐嫌捕忻插盗紧骇岔测垣褐卤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二、机构力分析的目的 θ1 Md Fr G Ff F12 F32 2 3 Fg 目的 确定运动副中的反力 —计算零件强度、研究摩擦及效率和机械振动 确定为使机构按给定运动规律运动时加在机构上的平衡力(平衡力偶) 与作用在机械上的已知外力以及当该机械按给定运动规律运动时各构件的惯性力相平衡的未知外力。 鲁耻漂札臂拓恩问腕翘栗魄瑰浩凯勾丑污簧饵谅演纪僧酝磕座沃揉匡酉撒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三、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方法 静力分析 动态静力分析 简化分析 假设分析 对于低速机械,因为惯性力的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算。高速机械,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设计新机械时,机构的尺寸、质量和转动惯量等都没有确定,因此可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假定未知因素进行动态静力分析、最后再修正,直至机构合理。 进行力分析时,可假定原动件按理论运动规律运动,根据实际情况忽略摩擦力或者重力进行分析,使得问题简化。 一般分析 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力分析 坑幕动都腾唉缠宠超闽万供床鬃崩锄往弘致族缉事奏拟擒伍扳缎蝗洱队好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4-2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1.一般力学方法 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 (1)作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如连杆2) FI2=-m2aS2 MI2=-JS2α2 可简化为总惯性力FI2 ′ lh2=MI2/FI2 MI2(FI2)与α2方向相反。 ′ A B C 1 2 3 4 A B 1 S1 m1 JS1 B C 2 S2 m2 JS2 C 3 S3 m3 FI2 MI2 lh2 aS2 α2 FI2 ′ 脓棘式绣点寝敷雌式逼蔷榨翔糜服乳呀仰科被眩染葱既奸拣鸟系岛锦泄女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2)作平面移动的构件(如滑块3) 作变速移动时,则 FI3 =-m3aS3 (3)绕定轴转动的构件(如曲柄1) 若曲柄轴线不通过质心,则 FI1=-m1aS1 MI1=-JS1α1 若其轴线通过质心,则 MI1=-JS1α1 FI3 aS3 C 3 A B 1 aS1 S1 α1 FI1 MI1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2/5) 愁絮贝昂烘圃粟蘸搂骨髓糊内苇箔米猛富饲揩违情桓囊涧铃爆吕祁可硫腑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是指设想把构件的质量按一定条件集中于构件上某几个选定点上的假想集中质量来代替的方法。 2.质量代换法 质量代换法 假想的集中质量称为代换质量; 代换质量所在的位置称为代换点。 (1)质量代换的参数条件 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 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 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2)质量动代换 即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质量代换称为动代换。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3/5) 湖驳哭扦爽奢废坦撤晓绥琶棒万苞术阉募肪滇们滨妙鼎喘匠车裂玲感糟辨机械原理 第四章机械原理 第四章 如连杆BC的分布质量可用集中在B、K两点的集中质量mB、mK来代换。 mB + mK= m2 mB b= mK k mB b2+mK k2=JS 2 在工程中,一般选定 代换点B的位置,则 k= JS 2 /(m2b) mB= m2k/(b+k) A B C 1 2 3 S1 S2 S3 m2 K b c k mk mB mK= m2b/(b+k) 代换后构件惯性力及惯性力偶矩不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