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皖南事变发生后的1941年1月17日,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正义的人们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又一次反共内战的愤怒和谴责。这表明报刊具有的功能是( ) A.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开展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C.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 D.传播时事新闻,通达民情 * 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众传媒: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第四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互联网 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 传 统 三 大 媒 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1)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 (2)社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民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要 (3)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一、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 1.报刊业发展历程: ① 19世纪中期: 外国人在华办报 从19世纪40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外文:《中国丛报》(1832年) 《万国公报》(1868年) ▲中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 《申报》(1872年) ②19世纪70年代起: 中国人开始办报刊 ▲最早:1873年《昭文新报》 (艾小梅 汉口)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05《民报》 1915《新青年》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 时间 报纸 宣传的思想 作用: 报刊成为宣传先进思想的武器,发挥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1895《中外纪闻》 1896《强学报》1896《时务报》1902《新民丛报》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 繁荣景象(旧民革) 4、通俗性报刊(民国成立后活跃) 特点: (1)语言通俗,取材世俗 (2)满足市民阶层需求 (3)知识性与趣味性 (4)按类别专门分工 ④20世纪前期(新民革) ⑤新中国成立(50-70年代) : ▲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作用:党报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国民党:《中央日报》 ▲综合性:《光明日报》《文汇报》,内容更丰富 ⑥改革开放后(1978后): 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 2.报刊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报纸的局限: ④反映民情,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①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了解社会 ②开启民智,思想启蒙,解放观念 ③开阔眼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 书面化特点 ①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文化素质的限制 ②缺乏直观感染力,形象性相对薄弱 1、广播: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四个第一)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1)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4)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3)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文字+声音+图像=影视 2、电影事业 电影的发展阶段 有声 无声 彩色 进口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黑白 国产 2、电影 ①第一次放映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 (1)中国电影的发展概况: ②中国人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京剧《定军山》 ③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 电影传入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主要的题材: 建国后 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年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1年 中国电影事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