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磨破嘴不会打官腔用心去息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磨破嘴不会打官腔用心去息访

(一)磨破嘴 不会打官腔 用心去息访 当过小学老师、校长,任过镇长、书记,一直到县农业局长、政协副主席,于海河没有离开当今中国最复杂的 “三农”领域。一向不会打官腔的他总是像个砖头一样,哪里需要搬到哪里,因为他胜任工作的法宝就是:像对待爹娘一样对待百姓,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群众。   1995年3月,富山乡天山参场村的干群关系空前紧张,村民上访不断。当时作为乡纪委书记的于海河拎着行李住进了村里,挨家挨户地“串门子”。走访座谈一个月后,症结找到了。主要是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村财务管理混乱不透明。   于海河不厌其烦地两边做工作,既有批评又有体谅,既要求村干部处事公平,又对村民讲村干部的不易。村民的火儿一点点降温,村干部的气儿也一点点平息。接着,他又和村干部一起用了两个月时间,把十多年从未清理的一堆乱账整理得清清楚楚,还了村干部的清白,也顺了村民的心气。   为了给村里盖新校舍,他决定重新发包村里自留地。有个村民把菜刀砍在于海河桌子上,“要地不行,要命一条!”“咋地,想行凶吗?如果你把我砍死了,我是因公殉职,你却是必须偿命的罪犯!”一向待人温和的于海河把脸撂了下来。   对方被于海河震住了:“那……那我们种得好好的,凭啥要收回去?”见对方服软了,于海河的态度也温和下来,他讲完政策讲道理:“谁家没孩子啊,咱农村的孩子要是不上学,就一点儿出路都没有啊。”来人半晌无语,收了菜刀默然离去。盖新校舍的钱,终于有了着落。   2003年,是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铺开之年。当时,七星泡镇是全县17个乡镇中最大的一个镇,也是全县经济最差、债务最多的一个镇。刚上任两个月的七星泡镇党委书记徐顶国大体核算了一下全镇的财务状况——镇政府欠外债2000多万元,欠一个小饭店的“白条”额一编织袋, 20公斤。各村还欠外债8000多万元。   债务多,矛盾就多,干群关系紧张,信访量尤其大,镇政府经常被农民围攻。三层的办公楼,几乎找不到一扇玻璃完整的窗户,两年内换了两个镇长。徐顶国找到时任县委书记的范凤阳说,“七星泡镇的形势太复杂,我的工作压力很大,给我配一个好镇长吧!”2003年2月,徐顶国等来了于海河。   不怕麻烦的于海河马上投入工作,从三年五年的旧事到十年八年的老账,他一件件认真记下来……到了饭口没谈完,他就带着上访人去食堂边吃边谈;下班时还没谈完,就加班接着谈。对那些不方便来镇里的,就通过电话谈,即便对方凌晨两三点打电话,他也耐心接听;碰到没钱回家的,他就给买车票。   深知基层工作难处的人都说,接访是“天下第一难”。来上访的大多是一肚子气,有开口就骂娘的,有拎着棍子揣着刀的,别人见了上访的都躲。“他来了,可给我解了围”,徐顶国说,“只有海河从来不躲事儿。他在家接访、坐镇,处理日常事务。我跑外,协调上下关系,争取各方支持。”   更令徐顶国没想到的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于海河将镇财政所28个村和40个屯十几年的乱账,什么三角债、四角债、罗圈债,都捋得一清二楚,并制定了详细的还债计划。2004年末,七星泡镇各项工作考核从以往的全县末位跃至全县前茅,信访工作更是破天荒地从全县倒数第一升为排名第二。   2008年,于海河被县委点将,从最大的镇调到一个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的小乡镇——龙头镇任党委书记。2009年底,夹信子镇出现1000多人的群体上访事件,已经调任县农业局党委书记的于海河又被派去兼任党委书记,很快平息了事件。   其实,于海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化解信访问题,他的锦囊妙计就是:像对待爹娘一样对待百姓、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群众。就像现在的农业局长宁晓海所说:“如果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是块坚冰,别人可能用拳头击碎它,于海河却是用心把它捂化了!” (二)跑断腿 进省争项目 滑膜被磨没 于海河不光是基层信访工作的“救火队员”,他还是农业工作的“拼命三郎”。为尽快改善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让农民靠科学致富,他拖着一条病腿,四处争取项目,舍不得花时间手术治疗,实在疼得受不了去看医生时才发现滑膜都磨没了。   于海河是迈着一双好腿来到七星泡镇的,但却拖着一双病腿调走了。在七星泡镇工作期间,因为镇政府没钱,所以冬天也没暖气。于海河在零下四五度的办公室里,坐着一把冰冷的硬椅子接访,时间长了,生生把腿冻成了脓性关节炎。   在于海河担任农业局长之后,虽然下乡村化解矛盾的时候少了,但去省里争取项目的次数多了。时任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的赵泽强说,有次他和于海河去省里争取一个劳动力转移项目,因为相关部门的办公室分散,二楼、四楼、六楼都有,于海河拖着那条“老残腿”上下折腾十多次,终于受不了了。   当赵泽强在厕所找到于海河时,发现他大汗淋漓,面色惨白,蹲在地上已经站不起来了。赵泽强赶忙上前扶起他,他却看着赵泽强傻笑:“项目终于争取到了,多好啊!”赵泽强的眼泪顿时就下来了。

文档评论(0)

chenchen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