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壳动物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1 概述甲壳动物缺乏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但是它们有比较完善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和有效清除入侵的微生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免疫系统,它存在于所有多细胞生物体,是免疫防御的第一线,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壳动物的细胞免疫包括吞噬作用、包围化及结节的形成;体液免疫包括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system, proPO系统)、各种凝集素及抗菌肽等。proPO系统是一种类似于脊椎动物补体系统的酶级联系统,在甲壳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由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 proPO)、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inases, SPs)、模式识别蛋白(patten recognition proteins,PRPs)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ase inhibitor)等构成。该系统中的因子以非活化状态存在于血颗粒细胞中,极微量的微生物多糖如β-1,3-葡聚糖(β-1,3-glucans, β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等和钙离子、胰蛋白、SDS可激活该系统,使proPO变成PO,并产生一系列有生理活性的物质,通过包囊与黑化作用抑制和杀死病原体,达到免疫效果。另外其在表皮硬化和伤口愈合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proPO激活系统相关因子2.1 模式识别蛋白(patten recognition proteins,PRPs)无脊椎动物行使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首先是通过体内特定蛋白对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s,RAMPs),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革兰氏阳性菌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及真菌的β-1,3-葡聚糖(β-1,3-glucans, βG)进行识别,这种特定蛋白就称为模式识别蛋白(patten recognition proteins,PRPs)。PRPs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the peptidoglycan-recognition proteins, PGRPs)、革兰氏阳性菌结合蛋白(Gram-negative-binding proteins, GNBPs)、β-葡聚糖结合蛋白(β-glucan-binding proteins, βGBPs)、脂多糖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LPS andβ-1,3-glucan-bindingproteins, LGBPs)、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s)、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oll样受体虽然在脊椎动物中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发挥作用,但是在无脊椎动物中这类受体并不与病原体直接接触,而是作为一种跨膜的信号转导分子行使功能。通常情况下PRPs在异物入侵前位于血浆或血细胞表面,具有对多糖的亲和性。当微生物感染生物体时,PRPs 首先与微生物细胞壁上的多糖结合,然后通过与血细胞表面特异受体联结促进颗粒细胞扩张,引发包裹、吞噬、proPO系统级联发应等,实施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2.1.1β-葡聚糖结合蛋白(β-glucan-binding proteins, βGBPs)1992 年,Duvic B等从淡水螯虾(Pacifastacusleniusculus)血细胞中纯化到βGBP结合蛋白,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研究。βGBP在肝胰腺转录,其编码的蛋白被释放到血淋巴中,并与β-1,3-葡聚糖结合,促进proPO系统的激活。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分离获得与淡水螯虾(P.leniusculus)βGBP相似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βGBP相似性约为70%,被命名为βGBP-HDL。βGBP/βGBP-HDL家族包含两个与微生物葡聚糖酶催化域序列相似性很高的基序,但是它们不具有葡聚糖酶活性,而具有整合蛋白基序作为假定的细胞粘附位点。已从加州对虾(Penaeuscaliforniensis)、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stylirostris)、凡纳滨对虾(L.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chinensis)分离并克隆了βGBP/βGBP-HDL家族基因。凡纳滨对虾(L.vannamei)βGBP-HDL在肝胰腺、肌肉、游泳足和鳃中表达,在血细胞中不表达;中国明对虾(F.chinensis)βGBP-HDL在肠、肝胰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