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呼吸支持
新生儿呼吸治疗技术
1 、一 般吸氧
2 、 无创通气 (nCPAP, BiPAP )
3 、常频机械通气
4 、高频机械通气(HFO )
5 、体外膜肺(ECMO )
6 、 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
7 、 吸入 氧化氮 (NO)
产前预防
给所有孕周23-35 周 有可能发生早产危险的产妇产前使用一个疗程的激素,可显著降低新生儿RDS 、IVH 和NEC 发生率 及 新生 儿 病 死率。虽然产前多疗程激素可进一步降低RDS 发生率,但是,暴露多疗程激素的使用新生儿 体重轻、头围小 长期随访 脑瘫增加 , 还发生 胰岛素抵抗 , 因此,综述认为需要有进一步研究证据,才能考虑是否多疗程使用激素 。多胎妊娠 使用多疗程 激素可能有益
欧洲早产儿RDS 防治指南2013
吸氧的早产儿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0-95% 之间(B )
目前还不知道RDS 急性期应该达到的最佳血氧饱和度但氧疗早产儿,SaO2 应 控制在90%-95% ,不能超过95% , 以减少ROP 和BPD 比较 ,85-89% 病死率增加。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
无创通气的意义:
鼻塞法CPAP 可避免气管插管
减少机械通气应用, 减少院内感染 , 减少并发症
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是新生儿最基本的呼吸管理技术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
1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1KG 者 湿化混合空气流量通常设定在2 ~4 L/M,出生体重较大 者 流量设定4 ~6 L/M,高流 鼻导管吸氧流>2L/M 会产生一个显著的正性扩张压,可以达到大约6cmH2O吸气末正压,如果通过鼻导管提供更高流量的氧气就可能产生过高的具有一定危险的气道正压,由于鼻导管不是密封的,所以很难估计定量流量下产生的气道压力是多少,气体湿化也成问题。因此在广泛推荐该无创呼吸支持方法前还需将该方法与CPAP进一步比较评估。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 )
CPAP辅助通气,有助于肺泡扩张,避免塌陷。此外,CPAP还可以扩张大气道 。
单鼻孔鼻塞:通常是剪短后的气管插管放置在患儿鼻腔内1-2cm或鼻咽部区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侧鼻孔容易漏气,且鼻塞易被分泌物堵塞。
CPAP辅助通气
.双鼻孔鼻塞:是最常用的鼻塞。优点是漏气少,通气压力稳定,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机体的氧合和成功拔管,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鼻塞以防止漏气,太大或不合适容易引起鼻粘膜损伤
.鼻导管:对于30周的早产儿在28日龄时,如果用直径3mm的鼻导管上氧,在氧流量达2L/min时,可产生平均9.8cmH2O的CPAP压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鼻粘膜的损伤小,但也有学者担心这种方法由于没有压力调节装置,在气流量过大时可导致压力过高 .
.
CPAP辅助通气的并发症
1 气压性创伤如气胸、皮下气肿等,与肺泡过度扩张有关
2腹胀
3对心脏血管功能之影响,因CPAP提供一正压且可经由肺间质传达至胸膜腔,继发性胸腔压力随之升高,阻止静脉血回流
4对肾脏功能的的影响
5脑压上升 6 鼻中隔损害,皮肤损害
鼻塞间歇正压通气(nIPPV )
是一种新的无创呼吸支持方法 ,在NCPAP的基础上加用正压通气。
能减少再次插管率 、 减少氧依赖 、 减少 BPD发生率.
效果比CPAP 更好
PS 治疗
PS 早期治疗 : 对未曾治疗的患儿 , 如有早期RDS 证据(I 、II 级), 应早期使用PS (A ), 剂量100mg/kg 是必须的。每个NICU 应根据胎龄、产前激素使用情况 、RDS进展情况等制定具体方案。如果有证据提示RDS 在进展,持续吸氧,需机械通气 P S应使用第 2 剂 , 有时需要第 3 剂PS (A )
对 中重度RDS 患儿 , 开始治疗时PS 200mg/kg 比100mg/kg 效果更好
PS 治疗
使用PS 后注意事项:
使用PS 后,尽快降低FiO2 ,避免发生血氧高峰
新生儿应避免发生SaO2 波动
使用PS 后适当降低呼吸机参数 , 降低压力或潮气量
避免发生气漏
机械通气策略
1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机
基本原则 : 尽可能不使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但无创通气+PS 后,病情进展,应使用机械通气
2 、机械通气目标
维持理想的血气分析结果,稳定血流动力学
减少肺损伤 , 减少不良反应 , 如BPD 、PVL
减少RDS患儿病死率。
机械通气策略
3通气策略和技术比通气模式更重要
每个医院都该应用自己最熟练最成功的通气方式。一般情况下,尤其是不是非常严重的病例先使用常频机械通气。
4 轻柔通气,尽可能低的呼吸机参数,压力
频率 、吸 氧浓度。
机械通气策略
5 高频机械通气
用常频通气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