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再思考薛张纲
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再思考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液体治疗的基本策略(1) Moore(1959) 液体治疗的基本策略(2) Shires(1961) 液体治疗的基本策略(3) 围术期开放输液和限制液体的斗争 支持开放输液者指出充沛的容量负荷的种种优点 术中循环稳定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 提早进食固体食物 缩短住院时间 …… 主张限制输液者则列举了常规容量治疗的缺点 术后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加 影响伤口愈合 有增加围术期死亡率的风险 …… 支持开放输液者的观点(1) 80例病人,用前瞻、双盲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比较麻醉诱导前限制(2 ml/kg)和开放(15 ml/kg)输液组的病人发生PONV的概率 PONV的发生率分别为73%和23%(P 0.01) 结论:开放输液组PONV的发生率低 支持开放输液者的观点(2) 100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输液和目标控制输液组 目标控制输液 经食管多普勒监测指导术中补液 6% HES以200 ml增加,以达到最佳心排血量 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分别为4.7 ? 0.5 vs 3.0 ? 0.5天 住院时间分别为7 ? 3 vs 5 ? 3天 术后需要治疗的严重PONV分别为36% vs 14% 支持开放输液者的观点(3) 48例 ASA1-2级病人,接受LC手术 分成开放输液和限制输液组 开放 40 ml/kg LR 限制 15 ml/kg LR 观察指标 呼吸、运动能力、心血管激素反应、疼痛、恶心和呕吐、康复和住院时间 主张限制输液者的观点(1) 回顾性资料,112例经胸食管癌手术 麻醉方法: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分组方法 开放输液,平均晶体液用量2386±1307 ml 限制输液,平均晶体液用量749±697 ml 研究者发现,术中限制输液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主张限制输液者的观点(2) 20例正常的病人,行大肠手术 分组 标准液体输注(≥3 L, 1 L NS, 2 L 5% GS) 限制液体输注(≤2 L, 0.5 L NS, 1.5 L 5%GS) 比较终点 体重、尿量、电解质、胃肠动力和其它并发症 两组病人终点事件的比较 主张限制输液者的观点(3) 病人总数141例,加入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围术期液体治疗分成限制输液和常规输液组 限制输液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心、肺并发症 7% vs 24% 组织愈合并发症 16% vs 31% 死亡率 0 vs 4.7% 结论:择期结直肠手术围术期限制输液有利 择期结直肠手术限制静脉入液量 Brandstrup et al. Ann Surg 2003; 238: 641-648 术中限制入液量 硬膜外麻醉无液体负荷 没有第三间隙丢失液的标准替代物 失血替代物-HES 1:1 术后引流失液量可以HES 术后根据体重计算补液量 术后优先考虑经口补液 择期结直肠手术限制静脉入液量 Brandstrup et al., Ann Surg 2003; 238: 641-648 择期结直肠手术限制静脉入液量 Brandstrup et al., Ann Surg 2003; 238: 641-648 择期结直肠手术限制静脉入液量 Brandstrup et al., Ann Surg 2003; 238: 641-648 本期杂志配发编者按,指出 本研究结果有待于重复 期望有更多的研究,更大的样本量和更多的外科手术种类参加研究 有关围术期液体治疗…… 文献甚多 观点相互矛盾 各种观点似乎均可找到临床证据 国内学者的看法(1) 上海瑞金医院于布为 麻醉诱导后“急性容量填充”(曾经称为超容量) 麻醉后充分血管扩张 诱导后快速扩容(即容量充填) 指标:指脉氧(或动脉压)波型平稳,无呼吸波动 以胶体溶液为主(首瓶胶体),适当晶胶比例 术毕给予利尿剂 国内学者的看法(2) 上海中山医院蒋豪、薛张纲等 麻醉诱导期容量管理 诱导期存在相对或绝对血容量不足 扩容可以避免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波动 诱导后扩容效果优于诱导前预扩容 胶体溶液效果优于晶体溶液 术中保持尿量充沛 利弊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关于液体治疗目标的思考 液体治疗的主要目标:良好的组织灌注 大量证据表明 适当的组织灌注可改善手术后的结局 其中适当和足够的血容量必不可少 组织灌注的重要性 多年来证明,危及生命的疾病必然有组织灌注改变,此原则同样适合围手术期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CI 2.4 L/min·m2无严重并发症,若CI低,则死亡率可高达67% 非心脏外科大手术存活者均有高CI和VO2I,低SVR 并认为HR, T, CVP 和Hb对病人死亡的预示意义不大 与灌注相关的指标CI、DO2I则与存活有关 危重病人增加灌注(DO2I)治疗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