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
* 3)定位创造竞争优势 【实例3-5】 香港金融业定位取胜 香港金融业非常发达,占香港整个经济地1/4。在这一弹丸之地,各类银行多达几千家,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这个狭小的市场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它们的做法是:利用定位策略,突出各自优势。且看它们都有何定位高招: 汇丰——定位于分行最多,全港最大的银行。这是以自我为中心,实力展示式的诉求。90年代以来,为拉进与顾客的情感距离,它改变了定位策略。新的定位立足于“患难与共,伴同成长”。旨在与顾客建立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亲密朋友关系。 恒生——定位于充满人情味的,服务态度最佳的银行。通过走感情路线赢得顾客的心。突出服务这一个卖点,也使它有别于其他银行。 渣打——定位于历史悠久的,安全可靠的英资银行。这一定位树立了渣打可信赖的“老大哥”形象,传达了让顾客放心的信息。 中国银行——定位于有强大后盾的中资银行。直接针对有民族情结、信赖中资的目标顾客群。同时暗示它提供更多更新的服务。 3.4 定位分析 瞅摧吧漆凶镑昏忻俐哄查雌脾涩逮虾驱腺敷誉彰加悲壹唱粒矿峡吴猖猩祁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 突破,在于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有时候,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思维的创新,改变客户和消费者的思维,你就赢得了商业机会。当产品可以象征某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产品就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事物就会变成企业品牌文化的一部分,而作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企业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驱使自己去创造产品和服务的流行。一如九阳和它的豆浆机。“当初我们把产品拿出来的时候,大家根本不买账。我们在这边用机器做出香喷喷的豆浆,在那边,消费者仍然拎着家伙跑去磨坊。原因很简单,习惯。这种生活方式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九阳股份副董事长黄淑玲说,要推广豆浆机,就必须改变人们延续了几百年的生活习惯。然而改变消费者谈何容易?拎着机器推销的九阳不断碰壁,到1995年上半年,九阳生产的豆浆机只销售出了几百台,余下的全部被积压在仓库里。最后,“我们尝试在报纸上用软文宣传。打出健康生活的概念,不断推出有关大豆、豆浆与人体健康方面的文章,在文章的最后标上我们的热线电话。”黄淑玲说。 苹果:企业变革解恩仇 臣颂冒顿五宅挞淘粱赁绣怒合良肪吾矽施诛喂活痉放鳖曰崇刹懊驮俘万捞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 今天风光无限的苹果公司,也曾经历了极端的起落沉浮,但今天它又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市值超越了其长期竞争对手微软,这家加州库布提诺的公司成了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当然,这都拜乔布斯所赐——1996年,乔布斯回到几近破产的苹果公司,创造了一条“人文×技术=苹果主义”道路,并引领起时尚生活方式潮流。相信很多人在2010年都问过自己几个问题,iPad到底能改变我们什么?它会改变我们的使用电脑方式、看书方式,还是看电视方式?我们是否现在真的需要一台iPad?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资深“果粉”张兰的话就极具代表性:“苹果公司设计的产品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期待。在乔布斯神奇想象力的驱动下,他一次次创造出我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小玩意,而我们则一见钟情。”《新闻周刊》在4月份的一期封面文章中曾探讨过“苹果的创新与独特”。文章指出,乔布斯除了能折腾出些新鲜玩意儿外,他领导的企业所设计的新产品在不停地改变着现代人的预期和周围事物存在的方式。 苹果:企业变革解恩仇 指捐拒勤牟魁揪阵临觉福弊约饺呻徘丽机盎录涛固肖笆染怒难锅鸽薛化揍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2009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A卷) * 案例 啤酒中的“万宝路” 1969年,美国啤酒业中的“老八”——米勒啤酒公司,被菲力浦.莫里斯公司(PM)收购。PM公司,这个国际烟草业的巨人,在60年代凭借高超的营销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公司的“万宝路”牌香烟销售量成为世界第一。当时的PM公司一方面有着香烟销售带来的巨大赢利,另一方面又收到日益高涨的“反对吸烟”运动的威胁。为了分散经营风险,他们决定进入啤酒行业,在这个领域一展身手。 那时美国啤酒业,是一种寡头竞争的态势。市场领导者安修索.布希公司 (AB)的主要品牌“百威”和“麦可龙”,市场份额约占1/4。佩斯特蓝带公司处于市场挑战者的地位,市场份额占15%。米勒公司徘徊在第八位,份额仅占6%。啤酒业的竞争虽已很激烈,但啤酒公司营销的手段仍很低级,他们在营销中缺乏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的意识,把消费者笼统地看成一个需求没有什么区别地整体,用一种包装、一种广告、一个产品向所有的顾客推销。PM公司兼并了米勒公司之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