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文论思考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论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 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论语·阳货》)。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怨是批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文质并重。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并重。 二、庄子的文学观 (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2)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 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 (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 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三、《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毛诗故训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指出诗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4)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朱熹认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四、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 (1)《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2)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指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立言”的重要性。 (3)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3)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提出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认为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风格。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体现了对文学特点的认识的提高,也是魏晋文学观念的时代特点的反映。 (4)曹丕把品人与评文结合起来,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对建安七子进行了客观评价。 六、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陆机《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