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兽医资格考试课件-1
第二单元 人畜共患传染病第一节 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英文简称BSE)俗称疯牛病。此病潜伏期长,以脑组织发生慢性海绵状(空泡)变性,功能退化,精神错乱,死亡率高为特征。至今已发现山羊、绵羊、野山羊、羚羊、貂、猫、豹等动物发生类似疯牛病脑病变的报告。国外目前发现的疯牛病患牛都在半岁以上,多为3-5岁,无性别差异。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对声音、触摸敏感,恐惧,烦躁不安,有攻击性;肌肉抽搐,步态不稳,呼吸加快,体重下降继后痴呆,衰竭死亡,死亡率100%。尸检除消瘦、皮肤或有损伤外,肉眼难见病变。中枢神经组织(特别是脑)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神经细胞皱缩和大小空泡形成,呈海绵样变性,无发炎现象。 疯牛病病原不引起动物产生免疫反应,也未发现含有核酸,因而常用方法都不能确诊本病。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可采用脑脊液或用细胞化学方法检查疯牛病致病蛋白。目前主要根据现场诊断资料,对疑似疯牛病患牛的大、小脑组织作病理组织切片和染色,经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海绵状变性即可确诊。 目前尚无治疗疯牛病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因而预防本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未发生疯牛病的国家和地区,杜绝疯牛病传人是防制此病最关键、最根本的措施。严禁从发病国家和地区引进牛或牛的肉骨粉、内脏、副产物等。发病地区应扑杀并销毁全部患牛和可疑患病牛,停止使用患牛组织制作的各种制品并作无害化处理。 第二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英文简称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流行特点是发病急骤、传播迅速、感染谱广、流行范围大并可引起鸡和火鸡的大批死亡。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流病病学】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孔雀等多种禽类易感,多种野鸟也可感染发病。主要传染病为病禽(野鸡)和带毒(野鸡)。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就都可发生,但晚秋和冬春寒冷季节多见。 【症状及病理变化】体温升高、呆立、昏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头面部水肿,无毛处皮肤和鸡冠、肉髯等出血、发绀,流泪;呼吸高度困难。鸭、鹅等水禽可见神经和腹泻症状;急性者发病后数小时死亡,多数病例病程为2~3d致死率可达100%。 病理变化表现为皮下、浆膜下、黏膜、肌肉及各内脏器官的广泛性出血,尤其是腺胃黏膜可呈点状或片状出血,腺胃与食道以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或溃疡。喉头、气管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管腔内有大量黏液或干酪样分泌物。卵巢和卵子充血、出血。肠壁有大量出血斑或坏死灶(即枣核样坏死)。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胰脏出血或有黄色坏死灶。 有些病例头颈部皮下水肿。腿部可见充血、出血;脚部鳞片淤血、出血、鸡冠、肉髯极度肿胀并伴有眶周水肿。 【诊断】 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取禽类的泄殖腔或口腔试子,以及发病动物的肝、脾、肾、胰腺、脑、肺等脏器,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腔,35℃孵育2-4d,尿囊液作血凝试验,若为阳性,再用琼脂扩散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作病毒型和亚型鉴定。 2.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该法特异、灵敏、快速。 特别注意的是进行高致病禽流感的诊断和病原学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我国颁布的高致病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病原学诊断由禽流感国家参考试验进行。 【防控】应采取严格的综合防治性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和定期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杜绝野鸟进入动物圈舍。 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所有易感禽类饲养者必须按国家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定期对免疫群体进行免疫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及时加强免疫。 一旦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包括相关产品)一律进行扑杀、焚烧,封锁区内严格消毒。高致病禽流感的扑杀,应按农业部颁发的处置方案进行。 第三节 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该病的临诊特征是患病动物出现神经兴奋、意识障碍,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 【流行病学】该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非常广泛,人及所有温血动物都能感染,尤其是犬科野生动物(如野犬、狐和狼等)更易感染,并可成为本病的自然保毒者。此外,吸血蝙蝠及某些食虫蝙蝠和食果蝙蝠也可成为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在患病动物体内,以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中的含毒量最高,病毒可在感染组织的胞浆内形成特异的嗜酸性包涵体,叫内基小体(negri’s body)。 该病发生时具有明显的连锁性,容易追查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