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经典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摸鱼儿》经典教案

辛弃疾词:《摸鱼儿》(更能消)P426 一、作者简介 1、生平与思想 参见注解①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宋室南渡已十三年。 【南渡】公元1127年4月,金人攻陷北宋首都开封,俘虏了末代皇帝宋钦宗赵桓和他的父亲宋徽宗(自称太上皇),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或称“靖康之辱”、“徽钦之辱”)。同年5月赵桓之弟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这就是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为维持小朝廷苟且偷安的局面,他向金国称臣,把淮河以北的国土割让给金国,并且每年向金人进贡。然而,金人并未满足,而是步步进逼,不断入侵。高宗无奈,朝廷被迫南迁,由扬州到镇江、到杭州,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县)。 辛弃疾22岁率众起义,23岁率部归南宋。被朝廷正式委以官职。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官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思想。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整顿乾坤”,统一中原。坚持不渝的爱国精神,是其进步思想的核心内容。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备战,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与爱国思想密切相连的,是他的关切民生,重视民力的思想。他认为,抗战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同害怕人民抗金力量的主降派不同,他积极主张联合忠义民兵,共同御敌。他曾推出“号召民兵,教以战守”,建议依靠民力,战胜敌人。这些主张建议说明,作为上层的抗战派,辛弃疾的抗战思想可以说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就为他抒写爱国词章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然而,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反而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即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主战派韩仛(托音)胄当政,一度被起用,不久病卒。 2、辛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辛弃疾一生具有宏大的胸襟和抱负,加上他超凡的才气,严谨的创作态度,发为词章,自能动人心魄,蜚声词坛。 1)辛词的社会内容:丰富 而主旋律则是歌咏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爱国思想。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反映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现实。 表达昂扬奋发的报国热情。 抒写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 批判主降苟安、朝政昏暗。 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 需要说明的是,辛弃疾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作家。他坚持恢复中原,却不能不把抗战的希望寄托于朝廷;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又反对人民对封建政权的反抗(公元1175年,湖北茶商赖文政起义,他奉朝廷之命率部将之镇压);他有积极进取的生活热情,但在遭受打击磨难后又不免彷徨、沮丧。这种种思想矛盾,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消极颓唐情绪和行乐玩世的思想时有流露。我们当然不能对他提出超越历史的苛刻要求,但对于他的某种局限性和思想糟粕,应该予以指出。 2)独特的艺术特色 总的艺术特征是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事实上,辛弃疾的词,既有对苏轼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词风十分独特。后人评价曰“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艺术成就的表现: 气魄雄伟,形象飞动 辛词中少有愁兰、衰柳、绣帘等环境景物描写,更多的是像苍江、危楼、奔雷、骇浪等奇伟的形象,给人以壮美之感。就人物而言,也少有穿红戴绿、骚首弄姿的红粉佳人,更多的是建功立业的帝王将相、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品性高洁的文人墨客三类。这类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显然契合着词人恢宏的襟怀、沸腾的情感,寄托着词人的理想,渗透着作者的幽愤。 熔写景、叙事、抒情为一炉,采用多样化的手法,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受柳永、苏轼和初期抗战词的影响,辛弃疾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功能发挥到极致。他也善于用比兴手法,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全篇用比兴,以骚赋借香草美人为喻的手法,寄托幽愤情怀。 词的语言高度个性化:雄深雅健,舒卷自如 在语言运用上,他彻底突破了传统的窠臼,不限于用词家语言写词,也不仅长于点化前人诗句入词,还广泛地运用骚赋、散文、经典、小说乃至俚语。尤其在用典的广博、精当上,远远超过前人。 其词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传世名篇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 二、《摸鱼儿》分析 1、解题 这是辛弃疾40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暮春写的词。辛弃疾自归南宋后的17年中,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始终没有被朝廷采纳。朝廷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使他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任所转来转去,大材小用。这一次,又把他从湖北漕运副使任上调到湖南继续当漕运副使。漕运

文档评论(0)

3774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