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中的语言
一、考点阐释: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见《核按钮》教师版P107页,学生版P81页)
二、鉴赏诗歌语言的常见考查模式:
1、赏析炼字类
2、赏析诗眼类
3、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类
三、学习过程:
(一)赏析炼字类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为一字或几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1、例题引路: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句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三)
2、归纳总结:
A、高考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X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X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B、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的表达效果(如: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当堂演练:
《咏柳》??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表达效果)
(二)分析诗眼类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全诗全词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字词句,或是在整首诗词中具有概括性、能够统摄全诗的某个字词。
1、例题引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参考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眺望)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为作者所望之景;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2、归纳总结:
A、 高考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B、答题步骤: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逐层叙说。注意要扣住诗眼来叙说。
3、当堂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四川)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问题:诗人的思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三)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类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