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虎岗乡范本.docVIP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虎岗乡范本.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虎岗乡范本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虎岗乡范本) [民间手工技艺] 种类:工具和机械制作 编号:09-091-0822-210-001 项目名称 踏碓子的制作技艺 传 承 人 姓名 唐正方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5.8 民族 汉 文化程度 小学 从业时间 1963.4 健康状况 健康 详细住址 永定县虎岗乡虎东村 电话 主要技术 成绩 擅长各种木制品加工、制作。 历 史 沿 革 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碾米、打糍粑等加工没有机械制作,老百姓很聪明,发明了踏碓子。通过杠杆原理,用人的脚来踩达来碾米,打糍粑等功效。 工 艺 流 程 一、选材。选择木质坚硬、耐磨、耐用的木头。另一头用青光石打成半椭圆形的石窝。 二、根据杠杆原理,将木头加工成“7”字形状,中间一个支点。脚踩柑桔短的一头,另一头抬起,脚 放下,另一头重重砸下,达到砸碎东西的功效。 相 关 材 料 、 工 具 材料:坚硬耐磨的木头,60×80cm的大的青光石。 工具:锯子、刨子,凿子、锤子,直尺,斧头等。 产 品 用 途 主要用于砸碎稻谷,打糍粑等用。 行 规 、 习 俗 主要用于家庭生活食物加工,生产物质的加工。 传 承 状 况 少部份农村还有用,大部份农村不用了,现在加工稻谷用碾米机,打糍粑有些地方还有用。 相 关 资 料 记录稿 (页) 录音带或录 音 光 碟 镇乡 (街道) 号录音盘 录像带或录像光 碟 镇乡 (街道) 号录像盘 照片 号照片资料袋 号照片盘 调 查 人 姓名 唐美章 文化 程度 大专 详细住址或 工作单位 虎岗乡 电话 0597--5611880 调查时间 2009.4 调查 地点 虎岗乡 表格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扩展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 [民间手工技艺] 种类:工具和机械制作 编号:09-091-0822-210-002 项目名称 耙的制作技艺 传 承 人 姓名 赖超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7 民族 汉 文化程度 初中 从业时间 1978.6 健康状况 健康 详细住址 永定县虎岗乡 电话 主要技术 成绩 擅长加工各种铁制农具。 历 史 沿 革 过去,农村由于生产力落后,种田平整土地,常用“耙”这种工具。牛在前头,人在后头扶着“耙”杆,左手拉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看牛鼻子上。通过牛拉“耙”的动作,达到平整土地的旷日持久。现在基本不用了,被拖拉机平整土地所代替了。 工 艺 流 程 选材:选择坚硬不怕水的木杆做手扶架,下面是铁架,做成“E”字开头,方向朝下。 相 关 材 料 、 工 具 材料:坚硬结实不怕水的木头,铁杆。 工具:锯、刨、墨斗、铁锤、铁锯等。 产 品 用 途 主要用于平整土地 行 规 、 习 俗 祖宗留传下来延用至今。 传 承 状 况 现在部份农村山区还有用此工具,田块比较大的,一般用拖拉机来平整。 相 关 资 料 记录稿 (页) 录音带或录 音 光 碟 镇乡 (街道) 号录音盘 录像带或录像光 碟 镇乡 (街道) 号录像盘 照片 号照片资料袋 号照片盘 调 查 人 姓名 唐美章 文化 程度 大专 详细住址或 工作单位 虎岗乡 电话 0597--5611880 调查时间 2009.4 调查 地点 虎岗乡 表格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扩展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 [民间手工技艺] 种类:工具与机械制作 编号:09-091-0822-210-003 项目名称 磨石的制作技艺 传 承 人 姓名 赖德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09.5 民族 汉 文化程度 小学 从业时间 1914.3 健康状况 健康 详细住址 永定县虎岗乡虎西村 电话 主要技术 成绩 擅长加工石材制品 历 史 沿 革 先前,生产力十分落后,做豆腐的原材料黄豆要磨成豆浆,常用磨石这种工具,现在有些农村做豆腐还在延用,大部分改用机械制浆了。 工 艺 流 程 用坚硬的青光石做磨石,磨石分上下二层,相叠的二面刻成石槽,上层重,离边三分之一处打一个穿洞,10公分大,用来放黄豆和加水用。二层中间装转轴,转轴套上“7”字形状木架。通过人推木架的方法带动上层磨石转运,从而磨出豆浆来。 相 关 材 料 、 工 具 材料:青光石、木头。 工具:刻刀、锤子、木头、锯子、刨子、直尺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chen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