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供参习.doc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供参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供参习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北京市气象局 (2010.06.02) 2010年1月,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提出各级地方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组织编制本地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有关要求,做好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北京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的目的 通过规划的编制,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地区的气象灾害风险,进一步明确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建立健全首都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升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综合能力,为北京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着眼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规划编制的组织机构 (一)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谢 璞 副组长:王建捷 邓北胜 成 员:潘进军、丁梅、刘 强、梁丰、薄莉、奚文、郑晓华、郭文利、宋海岩、梁旭东、伏建国、海玉龙 成员单位职责: 应急与减灾处: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和督办。 计划与财务处:负责规划中保障措施部分的编写;负责与市发改委沟通规划的衔接、上报和联合发布工作;负责规划工作的经费保障。 局办公室:负责规划中有关应急能力建设部分的编写及规划发布的相关新闻宣传工作。 观测与预报处:负责规划中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业务能力建设部分的编写。 科技发展处:负责规划中气象科普任务的编写。 人事处:参与规划中气象灾害防御方面教育培训任务的编写。 法规处:负责规划中保障措施部分的编写。 气候中心:负责规划编制前期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工作,以及对试点区县的技术指导;负责规划中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分区部分的编写。 避雷检测中心:负责规划中雷电灾害防御部分编写。 城市所:参与规划编制前期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工作,协助气候中心对试点区县提供技术指导;参与规划中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分区部分的编写。 气象台:参与规划编制前期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工作;参与规划中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分区部分的编写。 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应急与减灾处,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和督办工作。 (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写组 组 长:潘进军 副组长:郭文利、海玉龙 成 员:韩淑云、马晓青、初子莹、丁谊、徐绍林、孙成云、孟金平、黄建清、季崇萍、陈大刚、轩春怡、马京津、钱慕晖、扈海波、陈秀杰 编写组职责:按照实施方案中工作进度安排,以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为基础,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北京市2010—2020年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初稿,并负责后续修改及形成规划正式稿。 (三)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区划技术组 组 长:郭文利 副组长:梁旭东 成员:扈海波、李青春、程丛兰、陈大刚、轩春怡、马京津、熊亚军、钱慕晖 技术组职责:按照实施方案中工作进度安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相关数据收集,深入调研北京市气象灾害的分布、形成原因以及发生规律,绘制精细化的全市各类气象灾害分布图、气象灾害综合防御分区图和气象灾害风险与本市主要行业产业布局图,形成北京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报告。负责为试点区县提供技术指导。 (四)规划编制专家顾问组 由中国气象局、市发改委、市减灾协会等有关单位专家组成。 三、规划的编制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规划编制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为编制依据,以北京市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为技术基础,以北京市多发、频发气象灾害的防御为重点, 编制出具有超前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坚持既要与国家级规划相衔接,又要比国家级规划内容更精细的原则,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防御水平,通过不断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北京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相关数据收集,深入了解掌握北京市气象灾害特点、气象灾害发展趋势、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防御现状。 全面收集以下资料:已开展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风险区划资料、承灾体有关资料、致灾因子有关资料、各类气象灾情资料(包括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总人口、耕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GDP)等资料。 在调查、收集与分析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清北京市气象灾害的分布、形成原因以及发生规律,绘制精细化的全市各类气象灾害分布图、气象灾害综合防御分区图和气象灾害风险与本市主要行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