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1.doc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 学分:1.5 总学时:28 理论学时:16 见习学时:12 先修课程要求:诊断学、病理学 适应专业:0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教材: 1、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 参考资料: 2、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 3、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 Richard B. Odom,William D. James and Timothy G Beryer. 9th ed.Science Press,Harcourt A sia,W.B. Saunders,2001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官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它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科目。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处理方法、了解皮肤性病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1)掌握皮肤的结构,了解其生理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3)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4)了解皮肤性病科常用内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作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5)掌握下列皮肤性病科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脓疱疮、头癣、浅部真菌病、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疹、大疱性类天疱疹、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6)熟悉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毛囊炎、疖、痈、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细菌病、疥疮、隐翅虫皮炎、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血管性水肿、瘙痒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白色糠疹、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白癜风、黄褐斑、雀斑、鱼鳞病、毛周角化病、癌细胞痣、血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粟丘疹、艾滋病等。 2、基本技能 (1)掌握体股癣的直接真菌显微镜检技术、醋酸白试验。 (2)了解皮肤斑贴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3)了解淋球菌的革兰氏染色镜检技术。 (4)了解冷冻、激光术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课程学时分配 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见习学时 备注 皮肤性病学总论 4 4 0 病毒性皮肤炎,细菌性皮 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 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皮肤 附属器疾病、色素性皮肤病等在见习中安排。 真菌性皮肤病 4 2 2 皮炎和湿疹 4 2 2 药疹 3 2 1 银屑病 4 2 2 大疱性皮肤病 3 2 1 性传播疾病 6 2 4 总计 28 16 12 四、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理论考核8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篇 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 3.掌握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3.掌握皮肤病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治疗原则及使用方法; 4.熟悉皮肤的解剖、常用外用药剂型、抗组胺药种类及作用机理 5.了解皮肤的常见检查技术 6.熟悉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物理治疗。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表皮细胞的变形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黑色素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 2、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 、细胞。 3、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 4、皮肤附属器: (1)毛发:毛发和毛囊的组织解剖及生长周期。 (2)皮脂腺:皮脂腺与毛囊的解剖关系、结构及其功能。 (3)汗腺:小汗腺、顶泌汗腺的分布、组织解剖特点及功能。 (4)甲. 5、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 (1)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及其功能。 (2)血管:皮肤血管网的结构及其功能。 (3)淋巴管:浅部和深部淋巴管的结构及其功能。 (4)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及其功能。 (二)皮肤的功能 1、皮肤的屏障功能:物理性损伤的防护、化学性刺激的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2、皮肤的吸收功能:影响因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角质层的水含程度,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外界环境因素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