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VIP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ào 肄业yì 编纂zu?n 书声琅琅l?ng B.锁钥yào 症结zhēng 手绢juàn 两肋插刀lè C.压轴zhóu 巷道hàng 匕首bǐ 煽风点火shān D.侧歪zhāi 颀长qí 徇私xùn 模棱两可léng 2.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下面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顺序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青楼自管弦 ②新知遭薄俗 ③凄凉宝剑篇 ④旧好隔良缘 ⑤销愁斗几千 ⑥羁泊欲穷年 ⑦黄叶仍风雨 ⑧心断新丰酒 A、③⑥⑦①②④⑤⑧ B、③⑥⑦①②④⑧⑤ C、③⑥②④⑦①⑧⑤ D、⑦①③⑥②④⑤⑧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害正(),宜放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笃:执着 .《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阙:损伤 .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苟且 .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 ?? 强:强迫( )邪说()害正(),宜放()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A.而B.者C.D.之(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能不那么做。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1)能勿苟而已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hebd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