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民子女教育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爱农民子女教育调查报告

关爱农民子女教育调查报告 主题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很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沿海和地区。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从数量上看已将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不能良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隐患城市中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解决刻不容缓。本文在对农民工子女的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大的问题研究一些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资料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是不满意的。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 一般来说,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入学校。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往往不同,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 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接受到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较为特殊,他们的家庭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父母文化程 度普遍偏低、住宿条件较差、居住在吵杂、浑噩、简陋的城市边缘。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农民工子女很难像其他城市子女一样健康成长,更谈不上受到良好的教育。 家庭能否给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学习的适应性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流动人口多半来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上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来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体制的原因在于,虽然中央一再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政府解决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要求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以当地为主。但是由于城乡的客观差距,众多学校在降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的时候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抬高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比如说农民工子女的户籍问题,最终使得许多农民工家长不得不交纳数额可观的借读费,才能让其子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因门槛太高而被拒之校门之外,造成了大量农民工子女的辍学现象。社会原因在于,在社会中,歧视农民、歧视落后贫穷人群的观念依然长期存在,由于近年来城市中两极分 辍学的农民工子女化现象的加剧,这一观念更加变本加厉,致使农民工子女受到社会、学校的进一步歧视。教育是平等的,不应有政治背景、社会出身、经济条件的排斥、限制现象。对此社会应

文档评论(0)

dfg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