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知识结构图】
【考纲解读】
考纲传真 权威解读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年考情总结 2014年备考建议 1.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单元所占的分值在4~8分。
2.从考查的内容来看,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有包括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本单元的命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在复习过程中,注意运用比较法、概念图对概念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通过训练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核心考点要点归纳】
一、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个体携带的基因随个体死亡而从基因库中消失,但随着繁殖它把自身一部分基因传给了后代,通过突变使新基因进入了基因库。如果一个个体不能与种群中其他个体交配产生后代,这个个体在进化上就没有意义。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②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③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①种群与物种的比较
种群 群落 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况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范围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由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判断
标准 种群具备“两同”,即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联系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鲤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中,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进而形成多个新物种。 规律精讲精析:
①判断两种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方法:依据为是否出现生殖隔离,若可以自然交配,并且后代为可生育后代,那么就是同一物种;不能进行自然交配,或者交配繁殖出的后代为不可育后代(如马和驴交配生出骡,骡不可生育后代),那么就为不同物种。
②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③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骤变式: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
人工创造新物种:如萝卜-甘蓝等。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1)共同进化: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3)生物多样性层次
①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②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态环境和群落的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成因: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5)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点
①氧气的出现:自养型生物为还原二氧化碳,夺去水中的氢,生成了氧气。出现需氧型生物,使生物代谢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加快了生物的进化;形成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从而减少陆地上紫外线的入射量,使水生生物得以登陆。
②真核细胞的出现:出现了核膜及各种细胞器,形成丰富的生物膜系统;出现有丝分裂,进而出现减数分裂,又形成有性生殖,大大增加了生物的变异类型;细胞分化:真核细胞才有细胞分化现象,才能形成多细胞生物。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
【易错指导】
未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缺乏比较,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及相互关系而出错。
二、遗传平衡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1. 遗传平衡定律
⑴遗传平衡定律的公式的推理及其内涵
在一个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中,若某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它们的概率分别是p和q,则p+q=1。在有性生殖时,种群个体能够产生的雌雄配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