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的解剖学和组织学
皮肤性病学导论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 之相关疾病的科学 内容: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皮肤病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 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 内容: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 皮肤性病学的发展简史 世界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历程 18世纪中叶以前:由外科医生承担 18世纪末:许多知名的内科医生开始注 意观察和记录发生于皮肤的疾病 19世纪末:对梅毒螺旋体和结核杆菌的 研究成为内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 20世纪初:皮肤病学成为一门独立于内 科之外的临床学科 皮肤性病学的发展简史 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历程 公元前14世纪:甲骨文记载“疥”“疕”“癣”“疣”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明韩懋:《杨梅疮诊治方》最早记载梅毒 皮肤性病学的发展简史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 5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后我国皮肤性病学在皮肤组织病理学、皮肤免疫学、职业性皮肤病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皮肤遗传学、皮肤免疫学、性传播疾病等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皮肤的结构 总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 总面积:成人:1.5㎡ 新生儿:0.21㎡ 厚度:0.5~4㎜(不包括皮下组织) 眼睑最薄、足跖最厚 表皮的厚度约为0.1mm 真皮的厚度为0.4~2.4mm 1.基底层: 为一层圆柱状或立方状细胞 长轴与真皮之间的交界线垂直 胞质嗜硷性,胞核呈卵圆型,偏下 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常见 电镜下:胞质内有许多走向规则的 张力微丝。正常情况下约有30%基 底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有次序地 向上移动产生以上各层细胞,故 称为生发层 五、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 1.桥粒 2.半桥粒 3.基底膜 第二节 真 皮 来源:中胚层。 全身厚薄不一,一般1~3mm,眼睑最薄,为0.3mm。真皮内有各种皮肤附属器、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第四节 皮 肤 附 属 器 1.毛发: 无毛皮肤:掌跖、指趾屈面及末节伸面,唇红、乳头、龟头、包皮内侧、小阴唇、大阴唇内侧阴蒂等 运动神经 来自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支配立毛肌、血管、血管球及顶泌汗腺、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 胆碱能纤维支配─小汗腺的分泌细胞 面神经─支配面部横纹肌 2.血管: 具有营养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 3.淋巴管:常规染色不易辨认,毛细淋巴管起源于真皮乳头的结缔组织间隙,在乳头下及真皮深部分别汇合成浅、深淋巴网,经皮下组织能向淋巴结 4.肌肉:平滑肌─立毛肌、阴囊肉膜、乳晕的平滑肌和血管壁中的平滑肌 横纹肌─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 皮肤的功能 ⒈屏障功能 ⒉吸收功能 ⒊感觉功能 ⒋分泌和排泄功能 ⒌体温调节功能 ⒍代谢功能 ⒎免疫功能 ⒈屏障功能 ⑴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机械性损伤 对电损伤 光线的损伤 ⑵化学性刺激的防护(正常皮肤pH5.5~7.0) ⑶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⑷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⒉吸收功能 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吸收 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⑴皮肤的结构和部位: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⑵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⑶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⑷外界环境因素 ⒊感觉功能 ⑴单一感觉: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觉器感受体内外单一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并延相应的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 ⑵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糙、硬、软、光滑等 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⒋分泌和排泄功能 ⑴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遍布全身,总数160万~400万个,掌跖最多,背部最少 节后无髓交感神经纤维 乙酰胆碱 显性出汗 不显性出汗 精神性出汗 味觉出汗 ⒋分泌和排泄功能 ⑵顶泌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青春期后增强,受情绪影响,感情冲动时分泌和排泄增加 肾上腺素能药物的应用也可使其分泌排泄增加 分泌液为一种粘稠的奶样无味液体,细菌酵解可使其产生臭味 色汗症 ⒋分泌和排泄功能 ⑶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 为全浆分泌 受各种激素的调节(如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激素等) ⒌体温调节功能 外周感受器:向中枢提供外界温度的信息 效应器:通过物理性体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