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总复习
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考点解析 《考试说明》规定了八种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常常从辨析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的角度设置客观试题,也常常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分析修辞方法效果的主观试题。此外,还常常和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用及变换等考点交叉设置主观试题。 二、常见辞格的特点及作用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就叫比喻。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作比喻的事物,喻词是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构成比喻的条件。 (1)本体和喻体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a.同类相比。如:他长得很像父亲。 b.表示想象。如:每当看到这枚军功章,我就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 c.表示猜度。如:她哭着跑出去了,好像十分伤心。 d.表示举例的引词。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身边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第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1991试题)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飞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他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方法使用优劣的辨析能力。其中B项用“像踩在棉花上”来比喻向前猛冲的战士的脚步,喻体和本体之间毫无相似点,所以是不恰当的比喻。 2.比喻的种类 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的隐现形式,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1)明喻 明喻的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似的、一般、像……一样、犹如……似的”等喻词来联系。如: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暗喻的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有时用喻词,有时不用喻词。有五种基本类型: 一是判断式暗喻。常用“是,成了,成为,变成,等于,形成”等判断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这是暗喻的常见形式。例如: a.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b.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二是修饰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以修饰、被修饰或限制、被限制的形式来表现比喻关系。例如: a.这里是花的海洋。 b.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三是注释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破折号相连,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达比喻关系。例如: a.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带工老板就…… b.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四是复指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以复指形式来表现比喻关系。例如: a.散文这枝花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枝丫的花一样,都在盛开。 b.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五是物量式暗喻。用喻体(物)的名称作量词,去修饰名词,两者之间隐含比喻关系。例如: a.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b.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舍舟一芥,舟中人两粒而已。 (3)借喻 借喻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将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例如: a.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b.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3.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在于以浅喻深,使本体事物或道理,变得具体形象或浅显易懂。比喻用得恰当,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或者把人当作物写,或者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前一种形式叫拟人,后两种形式一般称为拟物。 1.种类 (1)拟人,即把物当作人写。例如: a.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b.树缝里也漏着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