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1. 周代的礼制规定:(祭祀祖先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士甲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甲三鼎或一鼎。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 A.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 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反映了社会的转折变革 D. 折射出王侯关系的变化 2. 明朝一位學者指出:“或謂宋之弱,由削節鎮之權故。夫節鎮之強,非宋強也,強幹弱枝,自是立國大體。二百年弊穴,談笑革之,終宋世無強臣之患,豈非轉天移日大手段。”這揭示出宋朝 A. 強幹弱枝實現王朝鼎盛 B. 徹底根除地方割據基礎 C. 中央能夠有效控制地方 D. 君主專制權力得到加強 3.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 司母戊鼎 图二 素纱单衣 图三 水排 图四 五铢钱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性 B.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三反映了东汉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四是西汉时期海昏侯刘贺曾发行的五铢钱 4.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C.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5. 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说:“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或公司)对私利的看法出发,会有些什么成果。”能够体现材料中“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的观点的是 A.唐朝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宋朝交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C.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D.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6.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 次/年 1.7 2.7 5.31 18.5 次/年 19.9 A.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 7. 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 理学的理论化 B. 教育的平民化 C. 社会的宗族化 D. 儒学的社会化 8.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 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 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9.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 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 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 C.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 10.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南方各省督抚与外国侵略者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拒不执行朝廷宣战诏书,制止和预防地方战乱,保护西方各国在华的利益和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协议 A.有利于东南各省的安定和发展? B.使东南各省遭到列强进一步侵略 C.清政府在东南各省的统治瓦解 D.导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迅速蔓延 1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A.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B.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 C.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