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docVIP

[套卷]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3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doc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卷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纸的起源 葛剑雄 现在世界上最早的、一般被称为“纸”的,是埃及的纸莎草。在埃及洛克索以及其它地方的神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幅表现上埃及、下埃及统一的图。图中,莲花和纸莎草分别象征上埃及、下埃及。可见,纸莎草在当时的埃及社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埃及博物馆看到纸莎草上书写的文字,它们距今已经4000年到5000年了。然而,除这些少量遗物外,纸莎草的原始技术已经失传了。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中国古代纸张发明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取代了纸莎草技术,导致它的消亡。 纸莎草的原料现在只有尼罗河上游才有。这种原料和芦苇差不多。造纸时,先把纸莎草的干割开,切平,沿着纤维纵向摊平成条状,然后把多条纸莎草并在一起,再上下挤压,等水分挤干,纤维就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纤维平面。所以,严格讲,纸莎草并不是纸,只是一种纤维的粘合物。但我们应当承认它在人类历史上所起过的作用。并且,它出现的时间很早,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这一点上,即使中国的蔡伦造纸,也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最早通过口耳相传来记录历史,但是难免会有偏差,所以这种历史往往和神话、想象、传说交织在一起,并不确切。后来,人们想出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过于简单。文字发明以后,中国最早把文字刻在牛骨、龟甲上,在河南安阳地区发现了很多甲骨文。中国的黄河流域还使用竹简、木简等,而在两河流域,人们在泥板上记录文字,比如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刻在泥板上。此外,中国古代用来记录符号和文字的还有纺织品、青铜器、岩画等,这些都是纸发明以前的记录方式。 在古代中国,青铜器被称为“国之重宝”。所谓重宝,不仅因为它的贵重和铸造的不易,更因为青铜器上记载着历史。青铜器的主人往往将最重要的、需要时代传播下去的历史用铭文的形式记载在青铜器上。当时纸还远未发明,也找不到更好的途径记录历史。 以前,我们赞扬一个人学问好,常说“学富五车”或者“其书五车”。那时候没有纸,文字记录在竹简上,只有皇帝、贵族才有资格把文字写在帛上面,其他大量的东西还是记录在竹简、木简上面。从出土的文物看,一个简只能写几个字。这就是为什么古文都非常精炼,因为无论是鼎还是简,多记录一个字都是非常麻烦的。 东汉后期西平年间,皇帝同意在洛阳太学把所有经文刻在石碑上,称为“西平石经”。当时纸张已经发明,但价钱昂贵,并未普及。为了解决那么多人的需求,就把经文刻在石头上,相当于把标准版本告诉大家。学生可以随时来查看、对照。当时,有人专门到洛阳去看这些石刻经文。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没有纸、或者纸的使用还未普及的时候。中国最早的纸,传统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的纸,这在《后汉书》中有记载。在纸以前,用棉帛、竹简,但帛贵而简重,使用都不方便。蔡伦就利用树皮、麻头、破旧的渔网等,成功地造出了纸,并于炎兴元年上报给皇帝。蔡伦被封为“龙亭侯”,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近年来,在陕西灞桥等地也发现了“纸”,它们存在的年代都比蔡伦发明纸要早,但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比如,有人分析认为灞桥纸算不上纸,仅仅是纤维的简单聚合。在我看来,纸的出现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关的,在东汉年间,蔡伦也未必是事实上第一个造纸成功的人,他其实是当时造纸的一个代表人物,而“蔡侯纸”也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一种象征。虽然有学者认为灞桥纸、阳关纸等要比蔡侯纸早,但是我们应该这样看——东汉蔡伦造纸以后,才有了成熟的纸张生产方法,纸张的使用才普及开来。 (摘自《文汇报》)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侯纸”普及的原因之一是造纸的原料——树皮、麻头、破旧的渔网等都是容易找到的廉价的物品。[] B.“西平石经”将经文刻在石头上,既是为了让学生随时查看、对照,又是为了供时人和后人瞻仰。 C.古文之所以都非常精炼,是因为无论是鼎还是简,多记录一个字都是非常麻烦的。 D.纸的出现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关的,蔡伦其实是当时造纸的一个代表人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文先生传(节选) 余自燥发①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啧啧不离口,然要间②以翰墨得之。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者,则谓文先生负大节,笃行君子,其经纬足以自表见,而惜其掩于艺。夫艺诚无所重文先生。然文先生能独废艺哉?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贵而薄雨露,卒亦不以百谷之用而绝百卉,盖兼所重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