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套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 I 卷 (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墨家 儒家 C.道家 D.法家 2.孔子周游列国10多年,但备受冷落的根本原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 B.受其他学派打击 C.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3.《汉书.艺文志》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室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春秋争霸》剧照 楚王问鼎 材料三 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分组成。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艺术地表现孔子集大成、释仁爱、求大同的思想精髓,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四幅图片的顺序,列举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材料四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3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26.(13分) (1)背景:生产力的进步;战乱频繁;分封制走向崩溃。(3分) (2)阶段: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西汉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儒家复兴,理学兴起;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4分) (3)内容:和、仁、礼、大同、有教无类等。(3分) 现实意义:增强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和谐世界。(3分) 28.(12分) (1)主要表现:强调个人的自主自立;尊重私人生活;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3分) 影响:文艺复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神学,但它动摇了教会精神统治的根基,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2分)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分) “曙光”: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缘学说),航海和造船等科学技术的发展。(2分) (3)共同点:主张用理性学说批判现实,反对现存的封建制度;抨击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等等。(3分) 29.(1)原因: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理学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信仰危机的出现。(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