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地理笔记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人口再生产(狭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从人口数量方面考察人口变动过程] 数量变化 人口发展 人口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 素质提高 基本内容(基础) 内容 结构改变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即出生率减死亡率。 按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可以划分人口再生产类型: (Ⅰ)原始型: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 [这一类型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如非洲的布顺曼民族] (Ⅱ)传统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业文明)高出生率、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见于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津巴布韦、拉美的多米尼加] (Ⅲ)过渡型: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文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多为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的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Ⅳ)现代型:新技术革命时期(后工业文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趋于低增长或零增长,还出现负增长)。 [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德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 [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问:为什么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答: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会直接影响人类寿命的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下降。 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家庭中去?答:因为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人口的出生、死亡及其他变动共同构成整个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家庭性质、规模、结构都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存在差异。 (Ⅰ)发达国家或地区:处于“三低”的“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为负增长;日本自然增长率降到0.2%的低水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自然增长率稍高。 (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 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的大洋洲其他国家、非洲国家是“过渡型”的典型。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某些国家人口再生产正在或者已经入“现代型”。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现已属于低出生、低增长的“现代型”。 北美指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欧洲的死亡率高[因为人口老龄化] 一些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是因为三个指标是分别计算的,各自在计算时小数位四舍五入造成的。 区 原始型:高高低 人口增长缓慢,因死亡率太高,人平均寿命短 别 现代型:低低低 人口增长缓慢,因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人平均寿命长 —1— §1.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的变化 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从全球范围看,迁移对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产生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 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 生育率 联系:生育率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生育率水平高,则出生率也高,反之则低。 与 区别: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的关系;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 出生率 全体人口的关系。[生育率>出生率] (Ⅰ)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的社会环境因素。(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少;城市妇女生育子女数少,农村多)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农村是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途径:提高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妇女受教育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Ⅱ)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 自然环境对死亡率的影响:气候、水、土壤等较为明显。(直接的与水土因素有关,如克山病[缺硒]、恶性肿瘤、氟骨症[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