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3.doc
16 声声慢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李清照字,号, ___________女词人,我国女词人。《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何说是“淡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试分析“黄花”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试分析“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试分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试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⑴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⑵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易安易安居士北宋第一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8.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过雁象征离愁。
9.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10.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捱到天黑呀!
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捱到天黑呀!
11.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12.是对前文的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21.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2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23.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24.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25.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9.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课时限时训练题1.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课时限时训练题10.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课时限时训练题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册课时限时训练题3.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4.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5.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6.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7.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8.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49.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50.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51.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5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时同步练习5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