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高一8月摸底语文试题.doc
鹤壁高中高一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内。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共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生命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孔子就对生死问题理性对待,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的生死观,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将个人价值消融在社会历史的价值之中,对死亡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人的生命存在。这种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的观念,最终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不同于孔子,道家的庄子则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并塑造了“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而到了西汉,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等级森严的集体性社会中,他们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真理,以实现济苍生扶社稷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儒家圣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在此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因此,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是重生轻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汉之前,死亡对中国人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时至魏晋时期,中国的历史进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动荡不安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充满了奸诈、虚伪,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另一方面,汉末魏晋六朝却是史上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而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动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催动互生下,迎来了魏晋士人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首先的表现则是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思索,也即对死亡的观照和冥思——死亡意识的觉醒。对魏晋士人来说,一方面,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魏晋士人极度珍惜生命,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尊贵;另一方面,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乱、瘟疫的流行及随时随地都会遇到的政坛飞来的横祸,其结果是死亡枕藉、朝生暮死、人命如蚁,又使他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人生的短促、时光的飘忽、飞来的横祸,使人们不得不面对人类的必然归宿——死亡,不得不对死亡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
魏晋士人悲生又悲死,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焦虑时时煎熬着他们,他们厌世不厌生,求生而不得,在这个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时代里,面临的却是太多太多的死亡。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生命的价值何在?晋人提出了近乎颓废的人生观,人生只能追求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正所谓“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这种人生观使人们看到的只是空虚和黑暗,这种感伤主义的生命意识更加加深了魏晋士人对生的焦虑和死的恐惧,其中蕴含着深沉的生存悲剧感。
魏晋士人在对死亡的观照与冥思中,痛苦地抒写着自己的人生答卷,他们炼丹服药、狂饮烂醉的同时又写诗作文、绘画书法、弹琴长啸,这里有近乎放荡的任诞、有近乎典雅的美丽,这是魏晋士人在观照和冥思死亡之后所建构的诗意生存空间,其中蕴含着魏晋士人对生的留恋、焦虑和对死的厌恶、畏惧,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不同于传统伦理价值的生死观、是悲怆而又凄美的人格美——是一种流传千古的魏晋风流。
1. 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死观,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
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B.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对死亡视而不见,忽视个人的生命存在,
所以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
C.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使道家想通过理想人格的塑造,来消弭这种人
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
D.西汉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性社会中,他们重生轻死。死亡对
他们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在东汉以前,虽然道家提出了“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但这并不
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B.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但这为个人生命意识的觉
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C.魏晋士人既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尊贵,又感受到生命的极度卑微,这使他们对死
亡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
D.魏晋士人悲生又悲死,所以提出了近乎颓废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表现出他们内
心的煎熬和对生命的淡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来源:Z,xx,k.Com]
A.道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瑞金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河北武邑中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一(上)摸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河南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台州五校联盟高一数学期中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9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9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如何做合格的研究生导师.ppt VIP
-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ocx VIP
- 绿色“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节能环保树立垃圾分类新观念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铁路栅栏改移重点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 ApacheCN 编程/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2019.8.pdf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大数据互联网科技PPT模板 .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