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廉政建设宣教月专题党课.pp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pptVIP

201605廉政建设宣教月专题党课.pp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05廉政建设宣教月专题党课.pp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

???治病与治国,目的都是“治”,但不同的“肌体”, 决定了“医”的不同追求。 基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的深刻认知 ??治病与治国,“医”的对象不同,但治疗的方略, 却有共通之处。《黄帝内经》中说:“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这种“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忧患意识,既是 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 Library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Law 图书馆直属党总支 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 一、廉为政之本 ▲“廉者,政之本”——《晏子春秋》 ▲ 《周礼》曰:“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 ; ▲明末清初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倡导“清、慎、勤”。 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选自春秋时期《左传》,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二、以“四知三足二止一俭”自警 四知: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三足 “知足之足,常足矣”中修为政之德。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二止 “当止则止” 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言:“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当止不止者戒”。 一俭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左传》曰“侈,恶之大也”, 白居易言“奢者狼藉” 勤由节俭败由奢 我们今天力戒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是反对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是始终激扬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永葆那么一股子气、一股子劲。 三、行“大医”之道 求“大医”之效 资治通鉴曰:“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 北宋范仲淹,少年时就曾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鲁迅,毅然弃医从文,从疗治身体的病痛到“改变他们的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要强调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把党的纪 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 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把“治”的关口前移,就是要在“未病”之时早做提醒、早做治疗,通过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避免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 四、养心育心修境界 人者,心之器也 ?秉持“慎独”,表里如一。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晚清曾国藩在遗嘱中说到: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秉持“慎友”,两袖清风。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观人染丝,禁不住感慨“染不可不慎也”。 晋代文学家傅玄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交友之道。 ?秉持“慎微”,防微杜渐。 “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慎始慎终”,持之以恒。 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廷相 的故事 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五、廉自齐家始 《郑氏规范》 168条的家规。朱元璋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173人出仕无人贪墨、3000人同住15世而礼法井然”的传奇佳话。“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孝义传家九百年 ??廉自齐家始,家风连政风。 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中,家庭既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所,是影响人生最重要的精神纽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领导干部的家风既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而是修身立德之本、作风涵养之要、 干事创业之基 林则徐则写过一幅有名的对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他们所讲的,就是优良的家风对于子女后代, 是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传家宝” 六、畏法度者最快活 守规矩者最自由 《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 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对待干部,他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   1 、不准用国家的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    2 、不准参加或带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