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儒者理解经典的途径及其方法论问题东亚文化与思想.pptVIP

东亚儒者理解经典的途径及其方法论问题东亚文化与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亚儒者理解经典的途径及其方法论问题东亚文化与思想

4. 結論 4:1 對經典的「心解」實以「體知」 為其基礎 。 1.「體知」是一種手段。 2.「體現」才是讀經的目的。 3. 東亞詮釋學以「經世」為目 的,所以,作為認知方法的 「體知」,必然落實在作為道 德目標的「體現」 (embodiment) 之上。 「出乎其外」(“etic”)研讀方法: 確立經典的「涵義」(meaning)。 「入乎其內」(“emic”)研讀方法: 分析經典對「我」的意義(significance),  使經典中的「價值」進入身心之中,轉 化讀者的生命 。 4:2  21世紀經典研讀的方法: 閱讀作業 黃俊傑:〈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 方法論問題〉,收入氏著: 《東亞文化交 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台北:台大出 版中心,2010) ,第五章,頁99-120 。 2.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 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收入氏著: 《東亞儒學史 的新視野》(台北:台大出 版中心,2006) ,第2章,頁39-72 。 延伸閱讀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 論篇》(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2.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 學篇》(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思考問題 您認為「體知」的讀經方法可能嗎?為什麼?這種方法會遭遇什麼問題?能否克服?為什麼? 您認為在21世紀全球化的時代裡,經典研讀是否有必要?為什麼? 關鍵詞 實踐詮釋學 體驗之學 體知 具體的共相 一生兩身 「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 概念圖 上課內容摘要 月亮月亮高掛天上 星光星光遍灑地上 今夜今夜心意洋洋 唱誦經典心內清涼 晚風晚風輕拂面上 燈光燈光柔和灑桌上 伏案背誦如來經藏 今夜今夜如此清涼 《讀經頌-夜讀》 * *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tw .tw/ 第十四講 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 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 1. 引言 1:1 傳統東亞知識分子常從經典出發思考 1. 近年來哈佛核心課程中,「中國經典」是三大熱門課程之一。 2.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的特質有二 : 1) 主客交融、身心合一的生活實踐 2)具有「實踐詮釋學」(praxis hermeneutics) 特色的經典詮釋傳統 近代以前東亞知識分子如何研讀經典?為何而研讀經典? 近代以前東亞知識分子的經典研讀可能面臨何種方法論問題? 21世紀知識分子應如何研讀經典? 1:2 本講問題 2. 作為體驗的 東亞儒者解經途徑 2:1 儒家經典詮釋是一種體驗之學: 1. 學詩務求致用: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5》) 2:1 儒家經典詮釋是一種體驗之學: 2. 服喪貴在心安: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期可已矣。」〔子曰:〕「今女安,則為之!」(《論語.陽貨.21》) 3. 孟子(372-289 B.C.)之養氣說: 其為氣也〔浩然之氣〕 ,至大至 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 閒。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 餒 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 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孟子.公孫丑上.2》) 孟子 2:1 儒家經典詮釋是一種體驗之學: 4. 朱子(1020-1077)對於養氣說 之詮釋: 「若見得道理明白,遇事打 併淨潔,又仰不愧,俯不 怍,這氣自浩然。 」 〔解「直養無害」說:〕 「若與孟子不合者,天厭之! 天厭之! 」 (《朱子語類. 卷52.孟子2》) 朱熹 2:1 儒家經典詮釋是一種體驗之學: 5. 這種以解經者的身體體驗作為基 礎的經典詮釋學,可以稱為一種 「體知」之學。 6.「體知」是一種具體性的思維方式 2:1 儒家經典詮釋是一種體驗之學: 從「體知」到「心解」 2:2 以體驗為基礎的經典詮釋傳統: 身心合一 1. 張載(1020-1077): 「心解則求義自明,不必字字相校。 譬之目明者,萬物紛錯於前,不足為 害。」 2. 陸象山(1472-1529) : 「斯人千古不磨心。」 「心之體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 」 陸象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