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课后反思.docVIP

小学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课后反思.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课后反思 《回收废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通过ldquo;三位同学收集塑料瓶rdquo;这一生活情境,为孩子们呈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mdash;mdash;比多比少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进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以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关键是如何在学生脑中建立问题意识及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在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时,教材为我们呈现了摆学具的过程,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贴近于实际生活,学得更有亲切感。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标准》中提出的:ldquo;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rdquo;所以,本节课我以情境创设法和实物操作法为主,在以下几个方面收效不错。 1、将环保情景引入数学课堂,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热情投入到环保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结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充分理解、自觉地悟出信息之间的关系。 这一部分安排学生分角色读出3位小朋友的对话时,我再来提问ldquo;这句话中的lsquo;我rsquo;指的是哪位小朋友?你知道吗?rdquo;孩子们沉寂在自己的角色当中,都雀跃的举起小手回答。这一环节对孩子们充分理解题意打下基础,也为后续教学开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2、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 本课的编排特点是加减法同时呈现出两个问题,因此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考的空间上有了很大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但存在有些孩子提出这样得问题如:ldquo;小红比小林多几个?rdquo;等等,究其原因是孩子没有完全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趁机反问学生ldquo;你不知道小红比小林多几个吗?你真的从小红的话里读不出来吗?rdquo;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再请其他同学予以改正,最后学生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ldquo;情境与加减法的意义的联系rdquo;,明白ldquo;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谁更多,谁更少rdquo;等问题。孩子们在条件很多的情况下,甄选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此将问题分层次来解决。 小林收集了26个塑料瓶,小红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4个,小红收集了多少的塑料瓶? 在列式之前,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先摆一摆小林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在操作中体会到:如果把小林收集的矿泉水瓶数与3合起来,得到的就是小红收集的矿泉水瓶数。最后夯实基础,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表达完整的意思,利用课件展示:紫色的积木块表示什么?红色的积木块表示什么?把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我们用什么法计算?把它们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请你与同桌来说一说不同颜色的积木块各自表示什么。 在处理下一个问题:小青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3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再摆一摆小青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大家很容易就明白应该从从小林收集的26瓶中去掉4瓶就得到小青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列式为:26-4=22(个) 然而我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诸如:鸡有10只,鸭有5只,鸡比鸭多几只?这类的比多比少问题。经过近半年的经验积累,学生对这类问题用减法解决的印象已经非常深刻,这种深刻的印象可能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点:多就是ldquo;+rdquo;,少就是ldquo;-rdquo;,而缺少认真的分析题意,理解题目中的两个量之间是以谁为 标准,如何比较等等问题。在随后的练习中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为理解ldquo;情境与加减法的意义的联系rdquo;奠定基础。 1、第一行画5个圆圈,第二行画2个三角形。画好后思考圆圈比三角形多几个? 2、第一行画5个圆圈,第二行画的圆圈比第一行多2个。第二行你画了几个?为什么? 3、第一行画5个圆圈,第二行画的圆圈比第一行少2个。第二行你画了几个?为什么? 第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将学生易混点进行罗列,有效的避免一些平时作业中的错误。 第三,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打破学生心中的错误意识。 在设计练习题时求谁比谁多(或少)几的问题与求比谁多、比谁少几的问题学生容易当成一回事。为了区别这两类应用题,我设计了通过提问题 更能加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