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批判性思维教学研讨会通知
关于举办“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研讨会
及观摩教学活动的通知
——————: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评估、比较、分析、批判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的质疑能力、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高等教育界公认的本科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自2009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从海外聘请有关专家为创新实验班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学生反响强烈,效果显著。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关于“推进以‘文理交融’为重点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部署,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得一致,决定举办“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研讨及教学观摩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
1、“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目标、内容、意义和教学效果
2、交流“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经验
二、会议内容
1、研讨会部分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David Hitchcock教授主题报告
●《批判性思维》最新中文教材作者董毓博士专题报告
●中国高校教师授课经验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批判性思维》课程评估报告
2、教学示范课部分
● David Hitchcock教授主讲《批判性思维》大班(80人)示范课,32学时
● 董毓博士讲授小班(18人)示范课, 32学时
具体内容见附件一:“批判性思维”示范课教学内容、课程表及主讲教授
简介。
示范课期间,主讲教师David Hitchcock教授、董毓博士将与观摩教师进
行交流。
会议时间、地点
1、5月28日全天为报到时间。5月29日举办研讨会。5月30日至6月10日为教学观摩时间。
2、报到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宏嘉酒店(喻园小区东门
外)大厅正式注册。
3、会议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亮胜楼
四、会议注册及费用
1、有意参会者请于4月30日以前将会议回执表(见附件二)填好,用电子邮件发给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专用邮箱hustqiming@,或寄给以下联系人:
刘玉 Tel Email:liuyu@
郭玫 Tel 办公电话:027
传真:027 Email:guom@
陈英 Tel 办公电话:027 Email:chenying@
2、会务费600元/人(包括专家报告、教学观摩、资料、场地及大会当天餐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住宿标准为:198元/每天每间;99元/每天每床)。所有费用报到时面交,统一开具报销发票。
3、5月28日全天(8点--22点),会议在武昌火车站、武汉高铁火车站和武汉天河机场安排接站。其他时间请参会者自行抵达会议地点。有关交通信息见附件三。
五、参会人员
1、“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人员
2、高校教务处、学院、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相关领导与教学管理人员
六、会议承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启明学院、哲学系
特此通知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3月15日
附件一 “批判性思维”示范课教学内容、课程表及主讲教授简介
David Hitchcock教授大班示范课教学内容:
Tentative topics for the demonstration course in critical thinking at Qiming College,
Critical thinking: its nature, its value, the process, its components
Defining and redefining issues, getting the main point(s)
Clarifying meaning: purposes and methods
Gathering evidence: sources and methods
Assessing evidence: observation reports, expert opinions
Drawing conclusions: deduction
Drawing conclusions: generalization, reasoning by analogy
Drawing conclusions: inference to the 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