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 分类: 喹诺酮类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甲硝唑)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 抗菌谱广,高效,可口服,价廉,不良反应少; 特别对绿脓杆菌等厌氧菌作用强。 抗菌作用机理 与DNA回旋酶亚基A结合,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的功能,从而抑制DNA的复制 快速杀菌药 耐药性产生机制 DNA回旋酶突变; 细菌外膜脂多糖及外膜蛋白变异,药物通透性改变而引起; 大肠杆菌、金葡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主动泵出现象。 药动学 多系口服制剂 t1/2较长,服药次数少,使用方便 避免同时使用抗酸药,以免减少其吸收。 喹诺酮类药物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等特点,分为三代 第一代喹诺酮类 萘啶酸 抗菌谱较窄,主要为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 对G+菌及绿脓杆菌无效 临床用于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 易产生耐药性 第二代喹诺酮类 吡哌酸 对G-菌作用强,活性高于萘啶酸及氨苄青霉素,活性小于庆大霉素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 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谱 对G+菌作用差 有抗绿脓杆菌作用, 临床用于尿路感染及细菌性痢疾 无交叉耐药性 不良反应较第一代少而轻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 抗菌谱广,活性优于第一、二代 尤其对G-杆菌活性高 以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最高 对G+球菌亦有抗菌作用 对金葡菌作用优于肺炎球菌、肠球菌属 抗菌谱 对绿脓杆菌有效 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作用 对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有效 无交叉耐药性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变态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 肌肉疼痛 对骨组织不良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 含金属离子如钙、镁铝的抗酸药可减少本类药的生物利用度。依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能抑制茶碱代谢,T1/2延长。与抗炎镇痛药合用可增强中枢的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 诺氟沙星 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及淋病的治疗 氧氟沙星 抗结核的二线药物 泌尿道、呼吸道、肠道等感染 临床应用 环丙沙星 绿脓杆菌所致的感染及化脓性脑膜炎 泌尿道、呼吸道、肠道等感染 培氟沙星 化脓性脑膜炎 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磺胺类药 和甲氧苄啶 抗菌谱广,性状稳定,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价格低廉 化学结构 O R2 NH S NH R1 O 对氨基苯磺酰胺 游离氨基是活性必须集团(R2为-H) R1不为-H,抗菌活性增强,毒性低,长效 抗菌谱 广谱抑菌药 G+: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G-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G-杆菌:流感杆菌、鼠疫杆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 某些对绿脓杆菌、麻风杆菌、真菌有效 磺胺类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蝶啶+谷氨酸+NH2 COOH TMP 前体 (-) 二氢叶酸还原酶 辅 一碳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酶 转移酶 嘌呤、嘧啶 外源性叶酸 (人及动物) 合成蛋白质 细菌耐药性产生 细菌改变叶酸代谢途径,耐药 药动学 吸收 肠道易吸收类,在小肠上部吸收 难吸收类,可抗肠道感染 分布 可通过胎盘,也可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脊液中,以磺胺嘧啶(SD)最高 药动学 代谢 肝脏中代谢,使氨基乙酰化失活 排泄 以原形和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 难吸收药物经肠道排出 临床应用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首选磺胺嘧啶(SD) 脑膜炎球菌对磺胺药高度敏感 SD与蛋白结合率低(25%),分子小,易进入脑脊液,故疗效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