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多样融合促进互惠共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doc

校企多样融合促进互惠共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企多样融合促进互惠共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多样融合 促进互惠共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做法与体会 钟灼仔;郑其春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福建福安 355000) 摘要: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推进校企合作。本文通过阐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基本做法,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广大职教工作者共同商榷。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核心特点[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推进校企合作。近年在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教学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在这一状态下,只有依靠校企合作,坚持特色,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高职教育才能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办出高水平[2]。我院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先后与省内外宁德、福州、泉州、温州等69家企业,采取“共同培养、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科技示范、就业见习、协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六种模式,建立校企紧密合作关系,逐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嫡系准员工,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3]。 一、我院校企合作的具体做法 2005年5月我院建校以来,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特别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无法一时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闽东及周边地区企业资源优势,通过调研、洽谈、签意向、订协议等方法,建立了69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在近几年校企密切合作过程中,根据企业的资源和意愿不同,在合作形式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共建模式[4];在合作密切程度上也不断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人才共同培养”模式 我院从今年起与宁德新能源、远东电机、泉州泉美、浙江和能等企业合作实施“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采取 “调整课程,定向培养;改造专业,订单培养;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的“三步走”循序渐进合作办学模式,即第一步根据企业急需,由企业提供优惠助学条件及就业机会,学院对相关专业三年级的部分课程进行调整,满足企业要求,实现定向培养;第二步根据企业岗位特征描述,学院对相关专业进行改造,修订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培养;第三步校企联合招生,投资共建教学条件,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监控教育质量,实现共同培养。分别组成相应的“宁德能源班”、“远东电机班”、 “和能物流班”、“泉美园艺班”等,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组建校企专兼职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奖教金、立志发展金和优秀实习生奖,全程参与学院人才培养过程,将企业岗位要求、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教授给学生,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 (二)“产学研结合” 模式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宁德市农科所就在我院附近, 我院与两所合作,主要是利用其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投资共建科研设施设备,建立茶叶、园艺、园林、设施农业等专业产学研结合基地,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法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先授知识后技能训练,把知识与技能独立开来的思维定势,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的界限,采取师生吃住在两所,充当科研人员助手,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实施,这样,师生既可进行生产实际操作,又可参与科研活动、学习专业新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克服了校所在基地建设上小而全、重复建设多、投入大的做法,提高了设施设备使用效益和师生的专业技能。此外,我院在两所还设立了教授工作室,与两所专家共同组成智力服务平台,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围绕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如,2000年我院与宁德市农科所联合开展了“闽东食用菌病虫害种类调查和蘑菇疣疱病防治研究”,获宁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以来,我院又与农科所合作开展“闽东水蜜桃种质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闽东地区葡萄园AM真菌多样性研究”、“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紫甘薯花青色素研究”等课题研究。2002年我院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建立了15亩乌龙茶优良品种资源圃,并开展了“台湾乌龙茶品种台茶12号、13号区域试验及其制茶工艺”研究,200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