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烙印着农耕文明的古羌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烙印着农耕文明的古羌文化

略论烙印着农耕文明的古羌文化   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老妇、姑娘把种丢,春耕夏耘满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龙一抬头就要兴云布雨,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农历二月二也是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我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在崛江上游定居后,羌民族逐渐由游牧进入了农耕文明,也开始在这一日进行与农事相关的春祷活动。理县蒲溪乡这一日举行的充满浓郁宗教色彩的央(guai)儒节,便是古羌农耕文化的展现。赶赴盛会   农历二月初二的一大早,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的王小勇就已穿戴停当,准备出门了。只见他身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束腰带,裹绑腿,着云云鞋,还不忘在黑色的头帕上插几根锦鸡的羽毛-一身传统的羌族男子装束。王小勇之所以如此盛装,因为这一日是蒲溪乡沿袭至今的祭拜大自然万物之神、祈祷来年吉祥平安的“央儒节”。央儒节,意为祭祀神灵的日子,即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之一。   蒲溪乡,在杂谷脑河南岸山高沟深的蒲溪沟里,平均海拔1900米。羌族被称作“云朵上的民族”,就是因为他们的寨子一般选择在高半山上,仿佛坐落在云雾中‘而且羌寨一般都是与雪山相伴,这里就有海拔5560米的雪山-雪隆包。王小勇所在的休溪村为半高山羌寨,海拔2600米。而在蒲溪乡的几个村寨中,最远的还要数海拔2900米的大蒲溪了。   蒲溪乡是羌族聚居区,有着“三羌三最”的特色。三羌,即羌源、羌根、羌本,指这里古羌文化源泉源源不断,古羌文化根基植根深处,古羌文化本色保存完整;三最,即这里有最原始古朴的民俗,最厚重浓郁的歌舞,最纯朴本真的民风。   临出门,王小勇还拿上了吱呐这一日,他还是一名吱呐手。从休溪村到距离举行活动的乡政府所在地河坝村有7公里的山路要走。一路上都是身着节日盛装的乡邻们,他们带着羌笛和口弦,还有各种祭品,从山上涌向河坝村。   与羌族男子略显素净的服饰相比,羌族妇女的服饰则十分艳丽。她们系挑花围腰和绣花飘带,束织花腰带,足蹬圆口绣花鞋,鞋帮上挑绣各种花朵图案,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会有细微的差异。蒲溪妇女穿对称贴绣的坎肩,胸前缀有护心镜似的硕大银牌银饰,头饰两侧各有一个向上翘的翘角。在色彩上,蒲溪的女性尚黑,绣花头帕是黑色的,裤子是黑色的,连绣花鞋也是黑色的。   祭祀仪式   即将抵达河坝村时,山下传来了气势恢弘的歌声,想来河坝村的乡亲们已经备好了p匝酒迎接从山上赶来的羌民们。今天,除了休溪村,大蒲溪、奎寨村、河坝村等蒲溪乡的村民800多人都将汇聚于河坝村新建成的释比广场上庆祝盛大的节日。   羌笛悠悠、口弦声声、瞳呐阵阵、锣鼓喧天,和着那天籁般的羌族多声部,拉开了此次祭祀的序幕。释比的法杖举起来了,在他的带领下,羊皮鼓舞跳起来了。咚咚作响的羊皮鼓敲起来了,神秘的禹步走起来了,在舞蹈中击打羊皮鼓时,释比朗诵着经文,经文反映的又是羌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习俗,对于一个丢失了文字的民族来说,羊皮鼓舞就成了羌族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记忆。   祭祀队伍来到祭塔前,祭塔上的白石神,羌语叫“阿爸木比塔”,为天神、天爷之意,是羌人诸神中的神中之神。白石除作为武器战胜敌人、打造石刀石斧外,白石击火使羌人结束了由生食向熟食的进化过程。释比用白石取火点燃了柏树丫,青烟一缕直上蓝天,一直到天庭,请出神灵。人们抬着专门从寨子里选出体壮肥美的神羊,敬献给天神。羊至今仍是羌人的图腾,凡祭祀都离不开它,它更是羌人们对神的虔诚。   随后,在释比的带领下,蒲溪乡各村寨羌民齐聚祭祀塔,摆上祭祀品,共同祭拜大自然万物之神,祈祷来年吉祥丰收、幸福安康。在许愿祈福的同时,众羌民还在神灵面前许下诺言,要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邻里和睦,不发生偷盗、抢劫等不良行为。   祭祀结束,释比来至广场中央,那里摆放了一坛尚未开启的青棵、大麦、玉米酿成的酒。释比进行了开坛仪式后,在坛中插上竹管,随后众人依次轮流吸吮,这就是羌族独特的喝“陋酒”。   羌文化展演   央儒节,是蒲溪羌民的一次大聚会,也是羌文化的大展演。民族的凝聚力,通过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得以加强。   羌族的历史文化都靠世代口耳相传,而其中“释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释比又称“许”,尊称“阿爸许”,是羌族世代相传至今的巫师,是一种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宗教职业者。在羌族聚居区,释比的地位和威望极高,被誉为人神中介者、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是羌人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十分受人尊重。蒲溪乡因古羌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多有名的释比,比如王福山老人便是羌区最为有名的释比之一。   释比拥有高超的“法术”,他们头戴猴皮帽,手执羊皮鼓,口诵经文,完成仪式。而释比作法大都是通过舞蹈来体现的,比如我们所见的羊皮鼓舞,而蒲溪乡的尔玛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