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文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八世纪文学

* * 十八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掌握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部分。其中“狂飙突进”、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本章的次重点,重点是歌德的《浮士德》。 一、启蒙文学的特点 (一)、理性崇拜:崇尚自然理性。 (二)、民主革命精神: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 (三)、哲理性和政论性:或是宣扬一定的哲理论点和理论见解,或是塑造富于哲理意蕴的人物形象。 (四)平民化的主人公形象。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一)、英国启蒙文学 但尼尔?笛福(1661—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真正资产者”的艺术形象。 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讽刺名著《格列佛游记》用夸张讽刺的艺术手法揭露英国社会的丑恶,宣扬起启蒙主义的社会原则和价值观念。 (二)、法国启蒙文学 孟德斯鸠(1689—1775)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其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1721)为法国启蒙文学开辟了道路。 伏尔泰(1694—1778)的代表作《老实人》既讽刺盲目乐观主义哲学,也否定极端的悲观主义思想,宣扬了启蒙主义理想和价值观。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领袖,其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1762—1764)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让·雅克·卢梭(1712—1778)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现了启蒙民主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其文学创作则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代表作是信札体哲理小说《新爱洛伊丝》(1761),思想艺术特色是:1、自然崇拜;2、感情崇拜。 博马舍(1732—1799)是法国18世纪最后一位著名的启蒙作家,其艺术成就主要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是《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1781)两部喜剧。 (三)、德国启蒙文学 1、历史分段 ①启蒙文学时期:起步于20至40年代,在70至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中达到颠峰; ②古典文学时期:1796年至1804年。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弗烈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代表作《阴谋与爱情》(1784)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为狂飙突进运动最优秀的文学创作成果,同时它也是德国市民悲剧的代表作;他的美学论著有《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古典文学时期”的代表作有《华伦斯坦》(1799)和《威廉·退尔》(1803);他建立了德国的民族戏剧,使之达到世界水平。 第五节 歌德 一、生平和创作 1、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最后一位“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称之为“天才的诗人。”海涅称他是“世界的一面镜子。” 2、创作阶段 ①早年文学创作时期(1770—1775): 受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讴歌激情、崇尚个性自由,反对思想和艺术上的束缚与桎梏。代表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②“魏玛十年”(1775—1794): 以诗歌创作为主,形成追求“客观性”和富于理性意味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想,作品具有宁静、安详、克制的韵味。 ③“古典文学时期”(1794—1805): 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代表作是叙事长歌《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以及诗剧《浮士德》第一部(1806)。 ④第四阶段(19世纪之后): 创作向哲理化的深度开掘,作品展示了作家对人生、历史、时代诸多关系和真谛的辨证思索。代表作是《浮士德》第二部(1832)。 3、创作思想 歌德关注的目标始终是人,其创作中包含着人道主义和个性完善思想。他的思想历程同欧洲近代思想发展历程相吻合,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和艺术发展中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 二、《浮士德》 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从1770年开始构思到1831年脱稿,前后达六十年时间,它是歌德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概括,熔铸了他在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和德国现实生活中全部的体验。 《浮士德》 “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郭沫若 施彭格乐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称浮士德是德意志整个文化时期的象征,他一生不断追求,积极的、奋斗的、克服的生存,在他看来,西方这段历史和文化都来源于这种“浮士德精神”。 (一)、主题思想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