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pptVIP

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挥评价导向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010.3.22 2009年中考试题回顾 2010年考试说明解读 当前语文教学问题思考 2009年中考试题回顾 试题立意 1.狠抓基础 2.根植教材 3.引导教学 试卷分析 1.答题情况(失分重地:语言运用 理解、概括类试题) 2.学习现状(基础知识缺失,学习习惯不佳,基本能力低下) 3.教学问题(语文知识教学迷失方向 理解概括能力培养不到位 轻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文教学缺乏个性培育) 试题反思 1.关于阅读材料(可读性问题) 2.关于个别试题(第6题和说明文阅读个别试题 默写与综合性学习知识的重复) 2010年考试说明解读 试题结构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默写: 8分 语言运用: 18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古诗词:4分 文言文:10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记叙类文章(16~18分) 说明类或议论类文章(12~14分) 四、写作(50分) 考试内容、要求及样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积累(古诗文默写)(8分) 范围:课标规定的50篇必背内容 要求:识记(4分) 理解运用(4分) 样题: ,思而不学则殆。②采菊东篱下, 。 记忆性默写,根据提供的上文或下文,默写相应下文或上文 ①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周敦颐《爱莲说》中与此意思相对的句子是 , 。 ②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这真是 。(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回答) 理解运用性默写,结合语境考查古诗文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考试内容、要求及样题 (一)积累与运用 2. 运用(语言文字运用)(18分)(7个试题) (1) 音形辨析(识记)选择题(2分) (识记字音 规范书写,以教科书为范围)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狡黠 滂沱(pánɡ) 一泄千里 忍俊不禁(jīn) B.狼籍 针砭(biān)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dǎnɡ) C.休憩 挑衅(xìn) 毛骨悚然 气冲斗牛(dǒu) D.干涸 哽咽(yè) 名符其实 孜孜不倦(zhī) 试题以常用词语为材料,将字音和字形合为一体考查。字形为比较容易写错的常用字;字音则是多音字或比较容易读错的字。试题每项只有一处错误(字音或字形)。 (2)词语使用(理解 应用)选择题(2分) (辨析词义 正确使用,以教科书为范围)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藏在叶子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山东大学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和中小企业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从使用对象、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特定情境等方面加以判别。试题以教材中出现过的常用成语为材料,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A、B项的语句以初中教材课文中的语句为基础,直接使用或进行改编。C、D项材料则选自课外的书籍、报刊、杂志中的文章句子,直接使用或稍加改编。 (3)病句辨析(应用)选择题(2分)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试题以教材课文中的语句和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因为是中考,所以用于考查的语句文字不会太长、结构相对简单。A、B、D项的语句改编或直接使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课文的语句。C项材料则是对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进行的改编。试题所考查的病句类型有:成分赘余、成分残缺、语序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