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存场所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山地类型 挤压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褶皱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1、形态: 褶曲示意 老 新 2、岩层的新老关系: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相反。(最根本的判断方法)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原始地貌) 3、根据地貌判断 山岭 谷地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侵蚀后) 实际情况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乙 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因为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 背斜顶部地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场 堰塞湖,是由于地震而造成的山体滑坡,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果遇到强余震、暴雨,可能会发生溃坝,对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同时,由于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也会对上游造成淹没的危险。 唐家山堰塞湖 二、外力作用 侵蚀作用 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1)风化作用示意图 风蚀柱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蘑菇 西北沙漠地区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溶蚀) 岩溶(喀斯特) 地貌 石笋 石柱 石钟乳 冰川侵蚀作用 冰斗 角峰 U型河谷 海浪侵蚀 (3)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 波浪堆积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堆积作用 风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堆积作用 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堆积作用 (4)搬运作用 搬运介质:风、流水、冰川、波浪等 流水搬运作用 风力搬运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浆 冷却凝结 重熔再生 三大岩石之间的关系 岩浆:三进一出。 岩浆岩:一进三出。 变质岩:二进二出。 沉积岩:二进二出。 变式 花岗岩 玄武岩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地壳变动过程的判读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形成的; (5)若地形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周围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石形成的年代。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