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美的认识

审美的历程论文 院系:化工学院 化机系 班级:过程11 姓名:包生福 学号:1120302022 对“美”的认识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2000 多年前,庄子用典型的老子式思维令奔走呼号“圣人政治”的儒家子弟尴尬异常。虽难免于绝对相对主义的倾向,但是,庄子惊世骇俗的言论中无疑蕴藏着某种片面的真理。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政界学界,举凡大乱初定,百废待兴的当口,总有那么一两个血气方刚者振臂一呼,旦夕之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李泽厚身为八十年代年轻人当之无愧的精神导师,在那个渴望知识的年代里只凭一己之力引发了大众关于理性的狂热。而今,当那个激情自信又冲动幼稚的年代随着那些当初年轻人们的老去而成为略显沧桑的回忆时,我们回过头去,以不带情感的眼光重新审视李泽厚个人及其时代时,不难发现,《美的历程》,这本当年大学生无论文理男女几乎人手一册的美学著作,具有非凡的意义。正是它,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学热”,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被压抑的人意识的觉醒。在讨论《美的历程》的思想内核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它作为一本学术畅销书所具有的几个特色。正如每一个看过《万历十五年》的人都会陶醉于作者冷静但又意蕴悠长的散文式笔调,《美的历程》吸引人的,首先是它超出一般的文采。从今天的眼光看,《美的历程》的文笔简直可以令大多数徒有其名的散文家羞愧得无地自容。不知是因为写作时的激情饱满还是受到中国古代艺术本身的美的感染,李泽厚在本书中表现了他其他著作中所没有的感性力量。他用前所未有(以后其实也没有)的华丽笔触对中国的历史做了一次美的巡礼。评价盛唐书法时,他说“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吗?”讲到北魏的佛教壁画“舍生饲虎”,他写道 :“我们今天在这早已褪掉颜色,失去本来面目的壁画图像中,从这依稀可辨的大体轮廓中,仍可以感受到那种带有刺激性的热烈迷狂的气氛和情调 :山村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飘动的人兽形象,奔驰放肆的线条规律,运动型的形体姿态……成功的渲染和烘托出这些迷狂的艺术主题和题材,它构成了北魏壁画的基本美学特征。”这样的文字,虽然失之浓艳,但在学术著作语言普遍枯燥无味的环境下,它还是成为了《美的历程》独具魅力的地方。除了文字之美,《美的历程》在结构和内容选取上也有其优势。就结构来说,本书基本采用编年体的形式,当然,因为时间跨度过长,编年的形式并不局限于一年一月甚至一朝一代,第八章“韵外之致”所讲内容跨越唐宋两代,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从题目一望可知,它说的是宋元两代的文艺。虽然每一章涵盖面有点大,但正如李泽厚所说,《美的历程》的写作方式是“匆匆迈步走过”的,它不允许过久的停留。所以,这种粗枝大叶的编年方式反而使得整本书看起来条理清晰,富于整体感。再说内容,《美的历程》全书不过十数万字,和现在又臭又长,动辄上百万字的学术著作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是,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所在,字数少,意味着选取内容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的历程》中出现的作品和人物都是该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读者,即使对中国的美学史一无所知,也不会对《美的历程》产生陌生感,因为,李白,张旭,颜真卿,杜甫,苏东坡,《牡丹亭》、《红楼梦》……这些人或作品都是日常生活之中经常为人所提起的,读者即可把阅读当成一个加深了解的过程。 美的本质问题是传统美学研究的核心。进入20世纪,随着语言分析哲学的崛起,这一问题被认为是虚假的或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命题而抛弃。然而,从解释学的立场来看,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不可能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传统其实一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它作为一种前见构成我们理解的出发点。美的本质问题作为传统美学研究的核心,其中积淀着人类历史形成的深刻智慧与洞见,它们对于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正如当代学者马泽西尔所说:哲学美学需要回到美的本质问题,需要发展过去的哲学家用体系的方法所得到的深刻洞见。 重新反思美的本质问题,是否意味着重复形而上学的老路对此,首先必须把形而上与形而上学这两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毫无疑问,美的本质问题具有形而上的属性。但属于形而上领域的问题,并不必然地等同于形而上学的问题。二者虽然有密切联系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器”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则“道”乃是哲学所思的永恒对象。借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存在者的本体论差异的说法,则“器”属于存在者而“道”属于存在的层面。显然美是关乎道的而不仅仅是器,美的本质问题所思的正是美之为“美”的道。而形而上学则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一种典型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尽管它悟错了道,误把存在者当作了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思道本身也是错误的。哲学如果思道的话,也就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