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宁夏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VIP

[套卷]宁夏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宁夏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宁夏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故逐之。(《曹刿论战》) (2)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 ,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再别康桥》) (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雨巷》)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题。 良尝闲从容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固异之,常习诵读之。《史记﹒留侯世家》 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顾:探望、拜访 B.父以足受,笑而去 去:离开 C.与老人期 期:约会 D.良业为取履 业:已经 3.下列加点的字与“因长跪履之”中“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越国以鄙远 4.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以此来表示白己的诚心。 5.翻译(9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6.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5分) 7.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荆轲塔,在河北易县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其时,秦统一天下,已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武阳赴咸阳,武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原本再现的。 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要亡的,天下依然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