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水口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水口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叶廷芳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而欧洲人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都不满足,敢于向前人挑战,设法超越他们。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着重在前人基础上渐进发展,少有革新;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近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整个20世纪我们在总体上就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既没有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也没有在世界新思潮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到世纪末一看缺少自己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反思,马上又求助于老祖宗,把前人留下的那些遗产,即把“大屋顶”风格当作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到处用钢筋水泥搞复古。传统是必须继承的,怎么能割断历史的延续性呢?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物质条件很简单、相关的理论很缺乏的条件下,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今天在更优越的条件下,还只知去重复它们,那确实是太“没有出息”了!任何民族只有重视今天的创造才有利于推动历史的发展。
另外,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了《十建筑书》,不仅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作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作了理论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建筑理论著作。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四书》等对欧洲建筑理论作了认真而详尽的梳理和阐发,对尔后的欧美建筑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相比之下,作为木构建筑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在这方面的建树就要逊色得多。直到汉代我们才有了一部《考工记》,还属于政策、法规一类。之后过了上千年,到五代至北宋才有了一部《木经》,之后元代的《经世大典》《梓人遗制》,又多半失传。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只着重在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记述,理论升华和探索仍较缺乏。
1.下列对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
B.20世纪我们的建筑由于客观形势的制约,在总体上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
C.建筑理论总结和理论建设的滞后性,制约着我们建筑的发展.
D.创造意识淡薄,鲜见图变求新的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这需要我们认真深刻反省。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大屋顶”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
B.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C.“继承传统”其实是对前人的形式和风格的模仿和重复。
D.作为我们的民族遗产,扎扎实实地搞好木构建筑是无可厚非的。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建筑文化心态上,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模仿前人,而不善于探讨未知。
B.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仍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
C.我们的相当多的建筑师都在试图摆脱“工匠心态”的束缚,力图在建筑理论方面有所建树。
D.热衷于“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其实就是承袭思维的一种极端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套卷]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英语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市私立同安普通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安庆市私立同安普通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定远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定远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肥东县众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肥东县众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蚌埠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素质测物理试卷.doc
- [套卷]安徽省蚌埠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素质测英语试卷.doc
- [套卷]安徽省蚌埠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素质测语文试卷.doc
- [套卷]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蚌埠市五河高考辅导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蚌埠市五河高考辅导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语文试题.doc
- [套卷]安徽省铜陵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