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看汉字的流变.docVIP

从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看汉字的流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看汉字的流变.doc

从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看汉字的流变   [关键词]演书写材料,书写工具,汉字流变   中图分类号 G63 中图分类号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66-05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汉字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的楔形文字同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自源文字。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的学习来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修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角度。本文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以及学术界对汉字书写工具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来进行阐述。   文字产生之后,必然随之产生文字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所谓书写材料,就是指文字的承载物;所谓书写工具,就是指毛笔及其替代物。前者主要有龟甲、兽骨、钟鼎、竹简、木牍、缣帛、玉器、石器、纸张等;后者则主要是指契刀、刻刀和毛笔。   一、从书写材料来看   李零先生按照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将中国古代的文字划分为铭刻和书籍。铭刻指用刀凿或硬笔(竹笔或木笔)刻写在石、陶、金、甲等材料上的文字;书籍指用毛笔蘸墨或朱砂写在竹、木、帛、纸等材料上的文字。①   1.刻于甲骨   从考古发现来讲,商代的文字不仅仅是指在甲骨上刻划的甲骨文,还有在玉器、陶器等上面或刻划或书写上去的文字,更有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后期,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多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种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2.铭于钟鼎,镂于金石   商朝的文字还包括青铜铭文,在商朝早期的二里冈文化时期已经出现青铜铭文,早期铭文简单的仅以一字至五六字最为常见,主要记作器者的族氏和为某人作器,作器的原因以祭祀、赏赐为多。铭文最长亦不过50字者。西周时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和改良,铜器铭文步入全盛时代,出现了长篇铭文。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式的铜器铭文已很少见。六朝以后,铜器铭文不再流行。   此外商朝文字还常在陶器、石器、玉器、骨角器等各种器物上刻写文字,商代甲骨比较突出,西周铜器比较突出,东周以来则逐渐形成以铜器、石器为主的铭刻体系,如春秋的石鼓文。为研究商周时期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3.书于竹帛   甲骨文与金文虽然在古文字研究中地位很高,但它始终不是古文字的主体。①文字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它的记录性,二是它的纪念性。甲骨文主要记录占卜,殷商金文是纪念性铭文,而社会生活中需要记录的普通文书和国家需要保存的法令、史书等应该是书写在广泛易得的竹木材料之上的。李孝定先生也认为殷周之际,舍甲骨金石之外,亦必有以简策纪事者矣。弟以竹木易腐,不传于今,然则金甲文之册字必取象于当时之编简,盖可断言也。②从文献记载来看,《尚书?多士》中:“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作为我国古典文献的起源,《多士》是周初时周公对殷商遗民的训诰,文字学家唐兰引证时说:“可见,‘殷革夏命’是殷先人所存的典册上记载着的,也是周初人读过的。《尚书》上像《多方》《召诰》之类说殷就说到夏,就因为夏朝的历史是殷人最熟悉的。”李学勤指出:“早在有关殷商的文献和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典册的踪迹,知道那时人们已利用竹木制简,用绳编连成册。③甲金文中的“典”“册”在殷商时期主要指与祭祀、征伐等国之大事相关的祭典、信符、册命文书以及掌管此类文书的官员和氏族,而到了西周以后演变为各种文书的通称。而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来看,商周时期简牍所载录的内容主要有十类:诰令、文书、历史记载、占卜祝祷、刑法、契约、户籍地图、诗歌、书籍、遣策等,这就充分说明在商周时期简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就表明简册已经成为商周时期载录档案文书和书籍的最主要载体。   从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早期河姆渡遗址已出土木器,新石器晚期浙江钱山漾遗址已出土竹器,说明我国先民早在殷商之前已经具备了利用竹木的高超的能力,那么制作简牍应该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从殷商时代开始用毛笔书于甲骨、金石、简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虽然出土的简牍实物最早的是在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但不少学者认为简牍使用的历史比这要早得多。所以王国维认为“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④虽然迄今为止考古挖掘还没有发现春秋之前的简牍,这主要还是因为竹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