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教育:生存理念下的教学变革追寻.docVIP

减灾教育:生存理念下的教学变革追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减灾教育:生存理念下的教学变革追寻.doc

减灾教育:生存理念下的教学变革追寻   【摘 要】减灾课程以学会生存为立意,以减灾教育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学生生活深度融合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实践、探究、体验为学习经历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减灾课程图谱有利于选择性学习;跨界学习实现基地――教室――社会有机融通,纵横打通教材、学科知识点;共同体再造有利于校本教研制度转型与升级;现场教学等新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分享、成长,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化,使学校教育生态焕发“新动力”。   【关键词】学会生存;减灾教育;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59-02   【作者简介】1.李树民,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教务处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2.张军,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校长,高级教师。   减灾教育课程是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承中创建的课程,是社会、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减灾教育课程是一种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课程,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程,是一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课程,是一种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的课程。   一、价值追求: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是一个永恒话题。纵观人类数百万年的发展史,地球养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各种资源,同时,地球也以各种自然灾害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生命的顽强。回首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史,人类在不断创造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自然增添了累累伤痕,人为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吞噬着社会财富,人与自然的冲突日趋激烈。探索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自然、趋利避害、珍爱生命、防灾减灾,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选择路径:课程图谱   学校坚持“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师生即课程”,“让课程适应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需要”的理念,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   为实现减灾教育课程的选择性、实践性、探究性,从学生、学校、学科、社会角度建构课程图谱,架构了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推进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可选择、适切性的教育。   减灾馆课程是以学会生存、生命关怀、健康第一为立意,以减灾教育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实践、探究、体验为学习经历的综合性校本课程。特需课程是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所设置专门课程,是指在某些领域内存在特殊潜能和天赋,有特殊发展需求的学生,针对学生志趣方向、优势潜能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特需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一是制定层级化课标。依据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精神,学校制定《减灾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减灾教育的理念、性质、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要求,明确课程实施的直接要求和延伸要求。依据减灾教育课程标准,经过不断积淀和修订完善,最终我校形成《地质灾害防与治》《顺雨调风――气象灾害防与治》《电与核辐射》《生态环境灾害》《人为灾害中的化学常识》《多元化危害及应对措施》《中国古今防灾减灾史略》《防灾减灾英语读本》《重建心灵家园》《人与自然写作素材读本》等校本减灾教育课程丛书。   二是构建课程序列。加强学科联系、连接和整合,构建序列课程目标。以纵向衔接、横向整合的方式设计高一、高二年级、各阶段课程目标,合理组织一种先后有序、上下联系、层层递进、合理而有序列的梯次细化的序列目标。   三是选择性学习。在周三和周五下午某一节课,在“规范性”中体现“选择性”,尝试“走班”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在固定班级和教室,走进减灾教育课程基地探究区域,把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利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问题。   四是融通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学校从社会中集聚减灾教育资源,拓展减灾教育的时空;另一方面,学校向社会辐射教育资源,提升社会的教育含量和教育品位。学校与无锡市国土局、环境保护局、民防局、地震局、气象局等相关单位紧密协作,签订共建协议。使学校教育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延伸,收到良好成效。   五是构建恰当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实行同一个体纵向发展评价和不同个体横向比较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纵向发展评价为主。在每年4月、6月、12月,通过学生共同体的自荐、年级推荐,师生测评,无锡市相关部门专家审核,评选优秀学习共同体,以此激励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率作用。   三、学习变革:跨界学习   减灾教育中的跨界学习并非否定学科性质,并非否定学科边界,而是借助学科与生活的链接、学科与“人”的关联。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知识内化规律以及知识生成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