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胡赤丁)技术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外高频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 胡赤丁 2016-8-26 主要内容 一、热疗的概念及分类 二、肿瘤热疗几个公认的结论 三、影响热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四、体外高频热疗机 五、体外高频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一、肿瘤热疗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肿瘤热疗主要是指利用物理因素的生物热效应,使生物组织加热升温来杀灭肿瘤组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分类: 依据加温的范围来分: 1、全身热疗 2、区域热疗(胸腔、腹腔、盆腔等) 3、局部热疗(组织间插植加热,如肝肿瘤的射频消融) 依据设定加热的温度来分: 1、39.5-41.5 ℃ 亚高温热疗(全身热疗) 2、41.5-45℃ 常规热疗(区域热疗) 3、≥65℃ 超高温热疗(热消融) 组织温度 人体组织的变化 作用结果 100℃ 生烟、尘,渣 汽化 90-100℃ 皴裂 干化 65-90℃ 变灰 凝固 60-65℃ 变白 蛋白破坏 45-60℃ 外观无明显变化 50℃以上 无变化 蛋白逐渐破坏 45℃ 蛋白开始变性 41.5-43℃ 癌细胞不可逆损伤 二、肿瘤热疗几个公认的结论 1、热疗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2、热疗可选择性杀灭癌细胞 3、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 4、热疗与放疗协同作用 1、热疗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1)破坏癌细胞膜性结构: 人体细胞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37℃,当处于41℃~43.0℃时,正常组织能耐受此温度不受损伤,而癌细胞则很快死亡。因为高温状态下,癌细胞膜流动性增高,易于造成膜结构与功能的破坏。 超微结构观察证实,癌细胞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和内质网在热疗后均发生破坏,并且由于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的大量释放,导致胞膜破裂,胞浆外溢,癌细胞死亡。 2)癌细胞代谢障碍及遗传物质损伤: 当局部加温至41℃~43℃之间,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度大大减慢,因而生长速度也相应放慢; 另外,细胞的分裂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而加热以后却增加了胞内环境的酸性,可直接抑制或阻断癌细胞DNA、RNA的合成,不仅可使癌细胞停止分裂,还能激活磷酯酶并破坏胞浆和胞核,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热疗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高热杀灭癌细胞作用机制示意图 2、热疗可选择性杀灭癌细胞 肿瘤血管特点: (1)形态异常:肿瘤血管受肿瘤组织压迫,盘旋、扭曲、狭窄、形成瘤内血栓或闭塞; (2)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和缺乏弹性基底膜的外膜组成,管壁在高温、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脆弱易破裂,减少血流量; (3)肿瘤组织毛细血管的大量窦状隙,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开放状态,加之肿瘤血管神经感受器不健全,对温度的感受性差,致使温度升高,但血流不增加或增加甚少。 由于血管的以上特点,肿瘤组织的血流量只有邻近正常组织血流量的1%-15%,肿瘤越大血流量越低。 高温作用下,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有良好的血液循环,散热快,温度升高慢。 肿瘤内血流缓慢,阻力大,散热困难,热量容易积聚,温度升高快,成为一个具大的储热库,两者温差可达5-10℃。 在同样的加温条件下,对正常组织无损害。 3、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 热疗之所以对肿瘤有“杀伤力”,是因为正常组织在47℃条件下能耐受1小时以上,而恶性肿瘤细胞能耐受的温度仅为43℃,如果热疗联合化疗一起使用,那么化疗药物在加温条件下,抗肿瘤作用会明显增强。 热疗综合化疗之所以能产生很好的疗效,不仅因为热疗对化疗产生了增敏作用,还在于二者可分别应对不同机制、不同时相的肿瘤细胞从而使治疗效果形成互补。 热化疗治疗肿瘤的机制: (1)增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 加温使某些化疗药物(如铂类、蒽环类等)的细胞毒性增强。 (2)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 加温使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增高,肿瘤细胞凋亡增加。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