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doc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25-02   在目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学好文言文,就是讲透课本文言文篇目中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这种“以言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误区。   《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两条目标:①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故笔者尝试如下教学策略:   一、加强诵读和背诵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尽情地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学生通过反复读,不断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长期潜移默化,培养了较强的语感,也把握了文章主旨。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朗读是学习虚词化繁为简的方法,能让学生从感性上来辨析虚词的作用。教师宜先指导学生读法。只跟句子语气有关的虚词可以轻读,不仅跟语气有关而且跟句意有关的虚词需要重读。例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一句中,“也”要轻读,“而”则要重读。其中“而”字的轻读与重读又要视其连接作用而定,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重读,凡连接词语只有调节作用的可轻读。句子节奏的划分也很重要,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反复的诵读中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二、学会抄写、默写和试写   让学生抄写自己欣赏的精短古文,写端正每个汉字;默写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做到尽量不写错别字;尽量尝试适当地写简短的文言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或点滴感悟;品味古人“作文”推敲的艰辛,领悟中国汉字的魅力。   如《桃花源记》中有“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在理解“足”的含义的时候,不妨细细体察桃花源人说这番话时的复杂情感:我们的生活宁静安详、其乐融融,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外界来说,我们的存在与他们毫不相干,向外界提起桃花源是毫无意义的,还是给我们留一方静谧的空间吧。殷殷嘱咐中对自己生活的“低调”态度,正反映了桃花源人担忧外界的侵扰,努力保护自己和平自由的生存空间的心态。在同情古人的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自己拥有的和平幸福的可贵。   三、训练文言文的听力   文言文用韵抑扬顿挫,语言凝练,用词精美,比现代汉语更具有诗的韵味。欣赏文言文的录音选段,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感。要让学生听时悟出文言文的韵味关键有四点:音要读得饱满、清晰;适时停顿;听出意思;读出情感。教师的优美范读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引领学生步入文本,诗意地栖居于语文课堂。   四、准确翻译文言文   有效地指导学生把文言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文,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积极寻找古今汉语的异同,努力发现文言文的语法规律。老师先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我认为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五个字“留、删、调、补、换”,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等。然后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学习翻译,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养成利用注释、翻查资料、质疑请教的学习习惯。笔译之后,让学生分段分层说说翻译的内容,再让别的学生评价、校正,最后教师给予点拨。   五、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提倡学生质疑,主张“自圆其说”,只要言之成理,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的解释历来各执一词,有的资料译为“因为”,有的则译为“认为”,教参上借用后一种用法。此前,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往往让学生两种译法都记住,可大部分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忘之脑后。于是,在课常上笔者将两种译法都提出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并说明理由。这样一来,大家对这个看似细微的问题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发表意见。坚持译成“因为”的李婷同学首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之所以译成“因为”原因有三。第一,从上、下文来看,前面的“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