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docVIP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doc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初中阶段作为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学习上来说,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学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其学习相对吃力,因而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从生理学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相对不够成熟,而中学阶段是一个发展性的阶段,学生会逐渐拥有自己的意识,并形成一定的叛逆心理。在两者综合作用下,初中生就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这对其成长与学习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因而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避。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问题;发生原因;应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125-02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心理问题本身如果相对较轻,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而如果心理问题恶化,则可能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者还会威胁到他人的身体健康。面对此种状况,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从而引导其健康成长。根据笔者观察,当前,初中生呈现的心理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无论出现哪一种,都会导致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不正常,从而影响其正常学习与健康成长。   一、处理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性   很多教师认为,心理问题是学生个人的事情,教学中知识才是主体,因此,不应该过于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但事实上,初中生心理问题并不是其个人问题,而是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事。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这个心理问题就可能会扩大化:在心理存在问题的初期,其可能只是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无法达到对应的学习目标。但越加发展,该种心理状况就可能会不断扩大,甚至演变成为畸形心理。而这种心理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面对某些社会问题时,心理状况极端化,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初中生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在一个群体都出现该种问题时,就可能导致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重点是,青少年心理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辨别能力还相对缺乏,而相互交流却相对较多。在这种状况下,其引导就相对不正确,长期存在很容易导致一个集体的心理恶化。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 自身原因   初中生多在11岁到15岁之间,从成长来说,这是人身体与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段,其激情、浪漫、创造力等多种思想也相对活跃。而也正是因为该种状态,会使得其具有一定的主见,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会从依赖逐渐独立化,在面对父母意见时,会产生反感、反叛等行为,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同时,心理问题的发生,也与学生本身的性格有一定的联系。此外,中学生因为本身的思维方式不够成熟,其关系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差,这也是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2. 学校因素   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知识相对简单,而进入中学后,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从广度到深度都有所拓展。在这个阶段,若学生的学习遭遇困难,就容易出现自卑等心理。此外,多数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都缺乏提前认知,一些教师即使已经意识到学生具有该种问题,但由于心理学知识的缺乏,也容易处理不当,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差。   3. 家庭因素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引导性教育相对缺乏,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学生长期是与隔辈的家长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从而导致其心理相对孤僻。调查发现,多数家长都相对重视孩子的成绩,并以分数作为评价其优秀与否的主要参考依据,进而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此外,我国家长通常都带有一些专制思想,他们认为自身作为家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全,所以需要以自身的意见作为主要参考,甚至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4. 社会因素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来说,基本是侧重于校园教育,也就是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都相对关注学生的知识性教学。然而,成功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人才的培养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也需要适当从教育者着手。当前,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是其多面向校园教育本身,这就导致家长与学生的教育程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缺失。此外,社会节奏相对较快,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更多的是物质层面,这就导致其本身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价值误区,若家长再进行错误价值观引导,就会提高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1. 建立心理疏导课程   我国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笔者认为,在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状况下,学校需要建立对应的心理疏导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