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教师版.doc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教师版

2、装在套子里的人 授课时间 学案序号 课时安排 课 型 新授课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把握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2、学习夸张、讽刺的手法,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学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重点 别里科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难点 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但局限于表达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带着明显的抑郁哀伤的色彩。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来源:Z*xx*k.Com]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四十四岁,但在他二十五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炼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有人评价契诃夫“只用一个词就可创造一个形象”,这句话道出了他在语言文学上的高深造诣。  2、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来源:学§科§网Z§X§X§K]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当时,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级,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竭尽全力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窒息的气氛。出身平民的契诃夫对劳苦大众怀着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在他的作品里较为明显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情绪。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塑造了别里科夫这样一个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生活中任何发展变化的典型人物,并明确表示了“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尽管契诃夫由于他的民义主义世界观的局限,还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还认识不到改造旧社会的革命道路,但他却预感到社会要发生巨大的变革,坚信社会光明的未来。 3、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理解重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 理解词句含义,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文章这个整体,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考虑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①联系文章的创作背景或中心思想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②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③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⑤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含义。 5、幽默讽刺手法: 幽默,指的是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比喻、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笔法批评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乖缪和不通情理的现象的艺术表现手法。用巧妙的、出人意料的人物对话或人物的自我揭露,引起读者的哄笑,达到批评、暴露的目的。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幽默的内核。 讽刺,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用讥刺和嘲讽的笔调揭露、谴责社会生活中反动、腐朽的或落后的现象。它往往采用夸张或对比的手法,与不同事理的描写,暴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及其可恶与可笑之处,达到贬斥和否定的目的。由于讽刺的具体对象不同,其态度和方法也有区别,对于敌人或反动事物要无情鞭挞,对人民内部的落后现象则应善意批评。讽刺手法的运用是否准确恰当,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和对被讽刺事物的辨认程度。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胆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