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C. 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 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2.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B. 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D. 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3.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 A. 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 汉朝察举制存在着消极影响 C. 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D. 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4. 有学者指出:“中国存在两种宗教权威——天和祖先,一方面是天地组成的宇宙领域,另一方面是人类关系构建的社会领域。皇帝为了取得绝对主权宣布两种权威均归他所有。”与古代中国皇帝的绝对主权和“两种宗教权威”有关的是 ①西周的宗法传统 ②先秦的法家思想③汉朝的儒家学说 ④明清的思想批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有这样的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 作者提出的主张不切合实际 B. 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C. 落后的制度带来思想的闭塞 D. 锁国政策对思想的影响 6.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述了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回答:“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说明( ) ①鲁迅先生对新文化运动仍心存疑虑 ②新文化运动在启导国民觉悟方面发挥了作用 ③鲁迅先生拒绝加入新文化运动阵营 ④愚昧麻木的国民对新文化运动普遍反应冷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 19世纪末,有人说:“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座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待邻国之办法,不必因其为邻邦而稍有顾虑,只能按西洋人对此类国家之办法而对待之。”这段话作者的国籍应是 A. 日本 B. 英国 C. 俄国 D. 中国 8. 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 此后中国开始废止阴历实行公历 C. 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D. 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9.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反映的历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