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体表标志
体表标志
体表标志
心血管体格检查包括:心脏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血管检查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心脏视诊
胸廓外形:心前区隆起、扁平胸、鸡胸、漏斗胸
心前区搏动:有无
心尖搏动:
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范围: 直径为2.0 --2.5cm
1) 心 脏 疾 病: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 位 心: 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
5肋间
1) 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
2) 胸腹部疾病:
向健侧移位: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
向患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心脏视诊
心尖搏动移位原因:
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发热、贫血
心尖搏动减弱: 心肌病变,心包、胸腔积液或积气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心尖搏动内陷
心尖搏动程度异常
心脏视诊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肥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
心前区搏动异常
心脏视诊
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
心前区搏动
震颤(thrill):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血流产生漩涡,振动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呈正比
心包摩擦感: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及,收缩期更易触及,
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心脏触诊方法:
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触诊。
检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
检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
心脏触诊
心脏叩诊的顺序
先左后右
由外向内
从下往上
心脏叩诊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正常的心浊音界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中线距胸骨正中线为8-10cm
心脏叩诊
(1) 左心室增大:呈靴形,又称主动脉型心。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心病。
心界改变及其意义
(2)左房及肺动脉扩大:呈梨形,又称二尖瓣型心。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3)右心室增大: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心脏叩诊
心包积液:呈烧瓶形,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4)双心室增大:呈球形,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心脏叩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按听诊顺序)
1、二尖瓣区: 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
中线稍内侧
2、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问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
第3肋间
5、三尖瓣区: 在胸骨体下端左缘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的内容
心率
心律
杂音
额外心音
心包摩擦音
心脏听诊
心 音
心音的组成
性质的改变
强度的改变
心音的分裂
心脏听诊
心音的组成
第一心音: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标志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