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生态学GGJ2013-05-10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顶极群落的结构和生活史特征 群落结构 有机质总量 无机营养 物种多样性 生化多样性 层次和空间异质性 生活史 生态位特化 生物大小 生活周期 少 生物外 低 低 简单 宽 小 短、简单 多 生物内 高 高 复杂 窄 大 长、复杂 群落特征 演替中群落 顶极群落 顶极群落的特征物质循环和内稳定性特征 物质循环 无机物质循环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腐屑在营养物再生中的作用 内稳定性 内部共生 营养保持 抗干扰能力 熵 信息 开放 快 不重要 不发达 差 弱 高 少 封闭 慢 重要 发达 好 强 低 多 群落特征 演替中群落 顶极群落 §4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人为因素 P178 非生物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顶极 土壤因素:土壤顶极 地形地貌因素:地形顶极 火烧:火烧顶极 洪涝 生物因素 群落内物种的生命活动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种内和种间的关系:动物顶极 人为因素 逆行演替:在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污染和过牧)干扰下,生物群落的演替也可以向反方向进行,使群落逐渐退化,使群落的结构简单化和群落生产力下降。 偏途演替:人为因素影响下,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这种演替称为偏途演替。 演替顶极学说 单元顶极学说(F.E.Clements,1916) 多元顶极学说(A.G.Tansley,1954) 顶极格局学说(R.H.Whittaker,1953) 演替机制 可定居的空间 只有演替初期 物种能定居 所有生长到成体 的物种能定居 定居的首批物种改变环境 环境不适于早期物种 但较适于后期物种 ,早期物种被淘汰 环境较不适于早期物种, 但对于后期物种,既非 较适宜,又非较不适宜 环境不适于所有 物种 最后存留的物种是不 再使环境有利于其它 物种 最后存留的物种能够耐受 早期物种产生的环境变化 ,而其它物种无法耐受 最后存留的物种阻 止其它物种侵入, 直到受到干扰为止 干扰破坏顶极阶段 演替开始 促进 耐受 抑制 顶极 顶极 顶极 单元顶极学说(F.E.Clements,1916) 在同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个顶极群落,而这个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内,所有的演替系列最终都将趋向一个顶极群落(只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而这个区域最终也将被一种单一的植物群落所覆盖。 前顶极: 除气候外,地形、土壤或人为因素决定的稳定群落。 亚顶极:达到气候顶极前的相当稳定群落。 偏途顶极(分顶极、干扰顶极):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群落。 预顶极(先顶极):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比较适宜而产生的较优越气候区的顶极。 超顶极(后顶极):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而产生的稳定群落。 多元顶极学说(A.G.Tansley,1954) 任何一个区域的顶极群落都是多个的,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控制和决定的,如土壤的湿度、土壤的营养特性、地形和动物活动等。有人则分别将这些群落称为地形顶极、土壤顶极和动物顶极。 单元顶极学说和多元顶极学说实质上的差异是在开对于测定相对稳定的时间标准的差异,即以地质时间还是以生态时间。 顶极-格局学说(R.H.Whittaker,1953) 自然群落是由许多环境因素决定的,除气候外,还包括土壤、生物、火、风等因素。在逐渐变化的环境梯度中,顶极群落类型也是连续地逐渐地变化的,它们彼此之间是难以彻底划分开。 是多元顶极群落学说的一个变型。 §5 演替的机制 经典的演替观 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前一阶段群落中的物种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 个体论演替观: Egler(1952)提出初始物种组成决定群落演替系列中后来优势种的学说,Connell和 Slatyer(1977)提出了3种可能的物种取代机制: 促进模型(facilitation model) 抑制模型(inhibition model) 忍受模型(tolerance model) 演替机制总结 促进模型(facilitation model) 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的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面促进了后来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和具方向性。多出现在环境条件严酷的原生演替中。(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 A B C D 抑制模型(inhibition model) 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后者难以入侵和发育,因而物种替代没有固定的顺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