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世民的赏功之道与当代之鉴.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世民的赏功之道与当代之鉴

论李世民的赏功之道与当代之鉴   《尚书》仲毯曾说:“德憋憋官,功憋憋赏。要让品德高尚的人担任官员,给予有功劳者赏赐《尚书》皋陶也曾说:罚弗及嗣,赏延于世。惩罚应该针对受罚者个人,不该株连后世,但是赏赐应该恩及后世,这一赏罚之制被后世誉为“道德之政”。三国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险罚减否,不宜异同。”赏罚制度很早就被古代政治家应用于实践中,但在赏和罚中,他们更侧重以赏为主的赏功之道。这种赏功思想在中国古代兵法中多有体现《孙子兵法》有言: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以与之俱死。《六韬》也言:主扬威武,激励三军。至唐代李签所撰《太白阴经》亦曰:激人之心,励士之气。可以说,赏功之道是安抚将士、激励士气的利器,对于维护军队秩序稳定,提高战斗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贞观年间,战事频仍,为平息边患开疆拓土,唐太宗“北擒领利,西灭高昌、焉眷,东破高丽、百济,威制夷狄,方策所未有也。这些胜利得益于李世民始自武德年间以来赏功之道的实施,鼓舞士气、凝聚军心,奠定了唐代三百年的根基,同时也铸造了唐代军制成型的基础。李世民在《帝范》中亦云:”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在其用人治军之法中,所推崇的正是“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之道。   一、李世民的赏功之道   李世民论功行赏的方式有很多种,按赏功内容归纳,主要有官爵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三种,以及三种奖励混合并举的方式。   (一)加官进爵   贞观初,突厥数千骑、瑙重万余入侵肃州,公孙武达“领二千人与其精锐相遇,力战”取胜,太宗“玺书慰勉之,拜左监门将军。”而后,公孙武达又受诏击盐州叛突厥斩其渠帅可逻拔启,余党几尽。进封东莱郡公。”   贞观六年(63力,“陵州撩反,(樊)兴率兵讨之”,“拜左晓卫将军”。   贞观八年(634)“突厥寇并州,命(李)勃为行军总管,击之于太谷,走之。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赐实封九百户。”“太宗谓侍臣曰:隋场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肤今委任李世勃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贞观九年(635),薛万均、李靖“破吐谷浑天柱王于赤水源,获其杂畜二十万计,追至河源。万均此后官至左屯卫大将军,累封潞国公而卒。   贞观十八年(644),李世民出兵讨伐高丽,(张)俭因进兵渡辽,趋建安城,贼徒大溃,斩首数千级。以功累封皖城郡公,赏赐甚厚。”   贞观十九年(645),阿史那社尔“从太宗征辽,至驻脾阵,频遭流矢,拔而又进。其所部兵士,人百其勇,尽获殊勋。师旋,兼授鸿肪卿。”   (二)重赏财物   贞观五年(631),罗窦诸洞撩叛,诏令(冯)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冯盎持弩身先士卒”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自后赏赐不可胜数。”   贞观四年,(李)靖进击定襄,破之,获隋齐王睐之子杨正道及场帝萧后,送于京师,可汗仅以身遁。以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焉。   贞观十四年(640 ),姜行本“与侯君集进平高昌”,“及还,进封金城郡公,赐物一百五十段、奴七十人。”太宗下玺书劳之。   (三)精神褒扬   贞观三年(629裴寂因沙门法雅案流徙交州、静州。饿逢山羌为乱,或言反撩劫寂为主,太宗闻之曰:我国家于寂有性命之恩,必不然矣。未几,果称寂率家憧破贱,太宗思寂佐命之功,征入朝。   贞观七年(633),张士贵破反撩而还太宗劳之曰: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肤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李世民的三种赏赐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时有交织,多种赏赐手段并举。从史料记载中看,张俭、李靖、姜行本、裴行简因战功获得官爵,同时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李勃不仅得到物质赏赐,还被皇帝誉为“长城”;冯盎、姜行本、侯君集在获得物质赏赐的同时,皇帝还派使者或下玺书进行慰勉;薛仁贵的晓勇善战也得到太宗盛赞,史载太宗特引见,赐马两匹、绢四十匹,耀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仍令北门长上,并赐生口十人。除了封官赏物,还有口头上的嘉奖,可以说君王在精神上给予了极大的激励,而且这种嘉奖丝毫不逊色于官职、物质的赏赐。   贞观二十二年(648)春,李世民言于太子曰:“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固多愧矣。这正是对其赏功之道的一个比较中肯的自我评价。   二、李世民赏功之道对于当代的借鉴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从古至今,赏赐就是治军赏罚之道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