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裂开的原因.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切口裂开的原因

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 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 徐闻博 2010.11.9 伤口愈合的过程 ①炎性阶段:炎症反应,清除死亡的细菌及细胞,促进愈合过程 ②增生阶段:胶原组织、肉芽组织及表皮组织增生 ③变异阶段:再塑性期,瘢痕形成 切口愈合不良最常见的形式 脂肪液化 切口感染 切口裂开 切口裂开 常发生于术后1周 文献报道总发生率为1%~3% 多见于腹部及邻近关节处 诱因:突然增加腹压,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时,病人自觉切口剧疼和松开感。 切口裂开的原因 全身因素:年老体弱、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黄疸、肝硬化腹水、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术前后化放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可致患者抵抗力下降,组织愈合不良,使切口裂开。 局部性因素:主要为使用电刀不当,缝合技术欠佳,麻醉不满意致切口张力过大、缝合时撕裂腹膜,切口血肿和化脓感染等。 术后发生肺部、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咳嗽、呕吐及肠麻痹等,使腹内压增加,都会影响切口愈合。 切口裂开的治疗 清洁的裂开切口可立即清创缝合,去除失活组织。最好在全麻及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以求得良好的肌松效果。 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的裂开切口,可用局部填塞,引流,腹带加压包扎,闭合伤口,待伤口好转再延期缝合。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加强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促进切口愈合。 切口裂开的预防 围手术期的处理 合理应用电刀 正确掌握缝合技术 预防切口感染 ①缝针不宜过浅 ② 腹壁缝合保证腹肌松弛 ③ 老年人、全身营养不良及有明显影响切口愈合因素的患者,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 ④腹部手术后应用腹带包扎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脂肪液化 诊断条件 (1)在术后5~7d切口炎症、水肿缓解后形成; (2)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主诉,但体温和局部皮温正常; (3)切口外观无炎症反应,皮下触诊有游离感,中晚期形成积液时有波动感; (4)穿刺或撑开切口可见淡黄清亮含脂肪滴渗液; (5)切口边缘和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但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化验血象正常,渗出液镜检见大量脂肪滴,连续培养3次无细菌生长。 脂肪液化的原因 有关切口脂肪液化的生理、病理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的原因有: (1)患者体型肥胖, (2)无菌性炎症 (3)术中运用高频电刀 (4)全身营养不良 (5) 打结切割脂肪组织、皮下留残腔,积液等 (6) 酒精致脂肪组织变性。 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原则 对脂肪液化者可常规辅助红外线照射理疗, 拆除部分缝线,伤口敞开 凡士林纱条或盐水纱条引流, 待肉芽组织长出后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或行Ⅱ期缝合。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1)术中无菌操作原则,保护切口,避免大块钳夹组织。 (2)合理电切。 (3)缝合皮下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将失活的脂肪组织冲洗掉。 (4)缝合皮下组织时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打结松紧适度。 (5)皮下脂肪过厚者,置橡皮引流条引流,24~48h内拔出。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脂肪液化无因果关系。 手术切口感染 总体发生率1-3% 结直肠术后感染率约10% 增加住院天数5-15天 切口感染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术后3-4天。 病人主诉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伴体温升高。脉搏加速、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等体征。 切口感染的原因 致病菌的数量及致病力:每克组织的细菌数量10^6即可发生感染,2×10^6即可必然引起化脓。 环境条件:切口异物、失活组织、血凝块 人体的防御机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减弱必然增加感染的机会。如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放疗;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并低蛋白血症等 切口感染的预防 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毛发并不比皮肤含有更多的细菌,剪毛好于剃毛。 ②术中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血肿; ③加强手术前、后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治疗已有的感染如慢性呼吸道感染,增强抗感染能力; 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 ⑤合理应用抗生素;局部使用抗生素无确定预防效果; ⑥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切口感染的处理 加强换药,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 充分引流,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置引流管引流脓液 切口分泌物培养,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